孙策不听,打定了主意就是要一意孤行。
孙策少时的发小周瑜能文能武,自孙策自领将军后,甘愿做起附属谋士,为其谋划军策,他见此,张嘴也想劝上两句。
千里奔袭,粮草路途甚远,说不定未能攻下许昌就半途受挫,何必冒险?
然他看孙策意气风发的模样,劝谏之语已是吞咽至了喉间。
“两虎相争,曹操受到袁绍牵制注意不到我们,这主意冒险吗?确实冒险,难道不也是我们的机会吗?”
没错,富贵险中求,险中求胜,为什么不搏一把?
周瑜:“我随将军一起去。”
孙策大笑,与周瑜击掌为誓:“好兄弟,曾经我们互相配合打下江东,今日也一样能战胜曹操!”
孙策将江东后方留给了弟弟孙权,嘱咐他守好后方,十八岁的孙权文强武弱,养了一批脑子聪明的门客,孙策觉得守家这活教给弟弟没问题。
孙权还未行冠礼,没想到不靠谱的兄长直接将守卫家乡的重担全都丢到了他的身上,乍一接到印绶的时候,孙权还满脸茫然。
这,这就真要去攻曹操啊?
动作火速的孙策果真去前去部署诸将,拉上似乎也有点疯了的周瑜。
军中部署至半途,江东本地反抗孙策的氏族密谋行刺,他们培养了射术惊人的神射手,以毒箭索取孙策性命,恰逢周瑜在其身边,为他挡了一箭,孙策没什么事,军师倒是中了毒。
无奈之下,孙策只能将周瑜送回,自己带上大军,雄赳赳气昂昂一路往豫州攻打而去。
周瑜本就不放心他这冒进的性子,他受伤中毒无法行军,被抛弃在了后方,虚弱躺在床榻上干瞪眼,只能将满腔怒火发泄在诛杀行刺幕后黑手之上。
孙策被人行刺也令孙权一阵惊怒交加,联合剩余的人手终于抓住了内贼,在周瑜等人的指点下勉强稳住了江东内部的局面。
却说孙策一路势如破竹攻破豫州三郡,天下为此而震动,消息很快传扬到了屯兵于汝南郡的曹仁,曹仁在汝南郡以南建设起了一道足以防线,搭建土楼、兵卒们将木头削尖对外,以木桩捆扎为根,造成一排又一排防护栏做陷阱,又派遣人挖沟渠、开凿水井,驻扎寨子,增厚围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