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白麻子匪帮和别的却又不同,他们在晋北实在是恶名素著,屠灭的村落不知道多少,民愤太大,名气也太大。而官兵更是几次围剿,都是无功而返。是以晋北这些大小城堡的官兵们通常杀良冒功之后,报上去的名头是不敢说击杀的白麻子匪帮的。而董策这一报上去,自然是格外引人注目。
等查实之后,就更是诧异,白麻子那匪帮来去如风,根本让人摸不着,论战斗力的话还是在官兵之上的。怎么就被董策等人这么轻易的就杀了许多?
而巧的是,现任宣大总督身边有一位晋北土生土长,深悉晋北大同内情的得力参随,一家老少都是被白麻子所杀,自然是恨极了他,也因此对董策就颇为的感谢。本来对于董策时日如此之短就连续两次升官儿,总督府内某些人物也颇有些微词,但是在他的强硬主持下,硬是很快就把流程走完。
那天下无双董二郎的传言也传到了上面,更是给董策增添了一分神秘强大的光环。
董策现在名动京门说不上,至少名动军门是没问题了,据说就连大同总兵和宣大总督都垂问过这董二郎的事儿。
大明朝现在基本上实行的是首级论功制度,但是首级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大致分为四种,乃是按照所在地域划分的:北边儿的蒙古鞑子,称为北虏;东北边儿的后金,称为建奴;西南的土司蛮族,以及青海等地的甘凉少数民族,称为西番;再有就是内地的贼匪。
论及值钱程度,建奴第一,北虏第二,西番第三,反贼第四。大约三个反贼的头颅能换取一个建奴的头颅,董策这就相当于是斩了十个建奴的脑袋,如果是正儿八经的按照规定走的话,那么再升个一两级都是很正常的。但是到了明朝末年,纲纪崩坏,制度无存,自然不能指望万事都按规矩来,能给升个一级已经算是不错。
至于赏银,那就看着来吧。
“各位都是忠勇之士,本官麾下能有你们这等勇士,也是幸事。”
刘若宰脸上带着矜持的笑,淡淡的赞了两句,便是王浑这等浑人,也是能看出来他的敷衍。
“哦,还以一位女子?”翟青桐穿了一身儿红缎铜钉铜叶甲,铁盔之下面容看不大真切,刘若宰一开始也没注意,这会儿才发现。
翟青桐出列,磕了个头,落落大方道:“小女子翟青桐叩见大人。”
刘若宰上下打量了她几眼,董策心里一颤,生怕这刘若宰脸上露出猥琐的淫笑,然后一指翟青桐,笑道:“这丫头我瞧这不错,便留下来给老夫暖脚吧……”
毕竟是写得出金瓶梅这等大作的人,说不定看似道貌岸然,实则是个不折不扣的老淫棍。这样说或许也不太准确,毕竟大明朝的官儿们风流的多了,一树梨花压海棠什么的,也不算是个事儿。
只是他自然不会想到,刘若宰扫了一眼心里便是暗自不喜:这女子怎地长这般高?在董策眼中修长健美,宛若雌豹一般富有弹性的柔韧身躯,在刘若宰这些大明传统人士的眼中,却很是不喜。
“起身吧!”刘若宰淡淡道:“你们几个且先下去,董策,你留下。”
“是!”众人应是,纷纷下去,关严了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