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儿。”董策点点头:“兵备道大人拨了那许多甲胄武器,下官说句不敬的话,您收下的兵丁都未必能撑得住铠甲。”
他伸出三个手指头:“第一,下官要青布铁甲三十副,铁盔三十副,铁护臂三十副。”
白添福的眼角狠狠的抽动了一下。
“第二,下官要挨牌三十面,长枪一百把,步弓一百把,箭三千支。”
“第三,下官要铁,大量的铁。不过不是白要,我拿鱼换,前五千斤鱼算是换前面的东西。五千斤之后,剩下的那些鱼,十斤鱼换一斤上好精铁。”
董策瞧着白添福微微一笑:“何如?”
白添福苦笑一声:“兄弟,你这是要把老哥哥的家底儿都给掏光啊!”
两人各取所需,而董策要的这些东西虽然看着贵重,其实白添福短时间内也用不到,双方都有交换的意愿,这就打好了交易的基础。
剩下的就是讨价还价而已。
最后两人达成协议:第一项条件减成青布铁甲二十副,铁盔二十副,铁护臂二十副。第二项不变,而第三项董策则是加了一个附加条件——每个月至少要提供精铁五百斤,而且董策可以从这里借调铁匠。
两人达成协议之后,相视一眼,都是大笑。
虽然说不上莫逆,但至少已经是很有些交情了。
双方更是都有些英雄惜英雄的感觉。
吃晚饭之后,董策前脚刚回去,白添福就叫人送了一副青布铁甲前来验看。
现在刘若宰还在,在他眼皮子底下,两人自然不会胆大包天到理解就要交易,那些物资都会直接运送到磐石堡。
董策面前放着的这副甲胄,主体用青白色的厚密绵布做成,数十层绵布密密的捶打下来,已经是那边的非常坚韧结实,里面夹得有铁甲片,外面缀有铁甲叶,两者之间用铜钉贯通连接。
这便是青布铁甲了。
是大明朝的所有铁叶甲中最为低级的一类,却也是造价最低,最能够普及到普通士卒身上的一类。
从明朝开始,棉甲就在普通士卒中普及开来,其总体格局是棉甲和铁甲并存,而铁甲数量却是相对减少了许多,至于像是宋朝那般动辄几千几万副打造五六十斤重的步人甲的盛况,更是再也不见。大规模使用棉甲自然不是因为某些后世某些白痴吹嘘的棉甲对火器的防御能力胜过铁甲——那是扯淡。棉甲的防御力永远比不过板甲和鱼鳞铁叶甲或是铁札甲,无论是对冷兵器还是热兵器。制造它的原因就是因为其成本低廉,轻便且具有一定的防护能力,而且冬天穿着保暖,跟一件绵大衣也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