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二 损有余而补不足

崇祯七年 竹下梨 1740 字 8个月前

他回身招招手:“你们也过来!”

十一个已经改姓了董的前任马贼现任的家丁纷纷下马,来到董策身边。

董策向众人介绍到:“这十一人,现在也是本官家丁,分属忠字都,勇字都,毅字都,从今日起,你们便都是我董氏门下的兄弟,你们之后要相亲相爱,便如亲手足一般,明白么?”

“是,家主!”

众人轰然应是。

不过他们虽然口上答应,脸上也不敢露出什么异样,但是眼中的神色却是出卖了他们的情绪。流民编成的家丁和马贼编成的家丁隐隐然的分成了两个小群体,互相排斥对立。马贼们自命是大人的心腹嫡系,有兵有甲,自然是瞧不上他们这些泥腿子的,眼神中多半是轻蔑,而流民出身的则是对他们有些害怕,又有些鄙夷。

谁还不知道谁的底细?

董策扫了一眼,便是对他们的情绪了如指掌,不过他并不在意。每一个势力,本就不会是单纯到了极点的,而是无数个人糅合在一起的,不怕他们有什么矛盾,只要不影响大局也就是了。若是他们真的亲密无间,董策心里反而就要犯嘀咕了。

他吩咐这些家丁们留在这里互相亲近熟悉,而后便是带着众人进了安乡墩。

墩中那些军户家眷瞧见他自然是纷纷见礼不迭。

董策也和他们有些日子未见,他心情颇为不错,和他们一一见礼,还聊了一些家常。

刘若宰安稳了镇羌堡的局面之后,又在那里滞留了两天,彻底的稳下来局势。之后两日,则是去了剩下的那两座城堡,按照之前的法子狠狠的整治了一番。

最后一站,则是得胜堡,北东路参将驻跸之所。

北东路参将黄琬手下有足足三百家丁,一个个兵强甲坚,透着一股子彪悍之气。相对应的,本来在他的麾下应该有的官兵两千九百六十员名,骡马一千一百九十一匹头,则是连三成都达不到。这位参将大人,光顾着养着自己那些家丁了。

董策本以为刘若宰会大发雷霆,却没想到刘若宰却是一反常态,对那参将颇多拉拢。

在那里盘桓了两日之后,刘若宰并未回去镇河堡,而是直接去了大同镇城,想来是因着侯家伟那事儿去运作打点去了。

他本意是董策随行,但董策却是又自知之明,那等层次的斗争,根本不是自己这个层次能插的上手的,去了也是无益。而且离开磐石堡十数日,他也是挂念的很,便提出告辞。刘若宰也不生气,反而赞他有责任心,便让黄琬黄参将给他派了一队兵马护卫。

董策等人策马半日,还差点儿迷了路,总算是回到了安乡墩。

董策让他们都进了自己的住处,他虽然已经许久不住了,但是这里一直却都是留着的,而且每日都有人来打扫,很是整洁。

董策自坐了,大伙儿便在他面前占了一圈儿,心里都有些诧异。他们都知道大人素来最爱洁净,一路打马回来,早就是浑身臭汗,却顾不得沐浴便招来众人,定然是有急事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