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三 姐弟

崇祯七年 竹下梨 1714 字 8个月前

尸体直接扔到城外乱葬岗喂狗,这事儿就这么无波无澜的过去了。

外路人不知道这些事儿,他们这些地理鬼可是门儿清。

张麻子家所在的巷子,在棋盘街东侧从北往南数第三个。

巷子口上有一家‘再发酒楼’,张麻子揣着袖子,施施然的走进去。

见他进来,小二赶紧迎上来,脸上堆满了笑容:“哟,二爷您来了,里面请,您最中意的靠窗户的那位子给您留着呢!”

张麻子是家中老二,街面上那些怕他的,都叫他一声二爷。

这家店在巷子口上开了得有三十年了,都是老街坊,自然是知根知底儿的,酒楼上下,从东家到掌柜的再到跑堂的小二,多半都知道张麻子是干什么的。但是一来张麻子不在这一片儿行窃,二来从来不在自己人身上动手,三来则是这张麻子钱来的快,自然出手也就阔绰。

没有哪个店家不喜欢豪爽的客人。

张麻子笑了笑,自走到靠窗的一处坐了,那店伙笑道:“还是那几个菜?”

张麻子摆摆手,笑道:“你自知道,却还来问我?”

店伙嘻嘻一笑,毛巾一甩:“这就给您上来!”

少顷,便是端了三个菜上来,一个鱼香茄子,一个烧鹅,还有一碟酱牛肉。另外又端了一小瓶儿烧酒,放在桌上,笑道:“二爷,这是咱们掌柜送您的。”

张麻子一怔,点点头,坐直了腰,向着掌柜的拱拱手。

掌柜也笑着拱手。

这张麻子出手大方,为人也颇为的义气,这街面上的人物,少有不给他面子。听闻他上头还有公门中人在撑腰,是个有手眼的人物。这等人物,结交一番,没什么坏处,反正也花不多少钱。

张麻子喝酒吃肉,自饮自酌,倒也是舒坦。

吃到半响,他招呼道:“小二,再与我做一个炒青笋,一个拍黄瓜,一个蒸鱼头,拿上好的雨过天青盘子盛了,用笼屉装好,爷我要带走。明日给你拿回来。”

那小二应了一声,等张麻子吃完了,他也把笼屉给提过来了。

张麻子长的魁梧雄壮,饭量也大,兴许是从小儿没怎么吃过饱饭的原因,他向来非常节省粮食,虽然已经很撑了,还是把最后一块儿牛肉放进嘴里。、

他提起笼屉,扔了一块儿碎银子给那小二:“拿着吧,剩下的是赏你的。”

那小二银子一入手便能掂出来,这一小块儿碎银最少也是三钱重,要说方才张麻子要的那些吃食,可撑死也就是两钱银。

他赶紧哈着腰拉长音儿到了声谢:“二爷,谢谢您嘞……”

张麻子摆摆手,提着笼屉晃晃悠悠的出了酒楼,拐进巷子里面。

这巷子那头儿本来是一条卖笔墨纸砚的小街,后来巷子最末头那户人家发达了,据说家里出了个举人,在太原府当了什么官儿,于是回家大修祖宅,便把那头儿给占了,就成了一条死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