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策也不拿大,笑吟吟的和他扯了几句,忽然一怔,却是在他手下的兵丁里头瞧见了一个熟人。
正是当日那镇羌堡城门官,小旗贺正明。
董策对这个三十来岁的汉子印象极好,他手长脚长,骨架奇大,手上还很有几分功夫,更难得的是知道感恩图报,少言寡语,是一个很正派的人。
那日扫平侯家伟的时候,董策没见到他,却没想到今日在镇河堡见到了。
他微微错愕道:“贺兄弟,你怎地的在此?”
贺正明神色也有些激动,却没多说,只是郑重的磕了个头:“见过董大人。”
又磕了一个,道:“见过恩公。”
董策跳下马把他扶起来,笑道:“如此见外作甚?你怎地在此处?”
那城门官见他跟贺正明熟悉,心里暗暗犯了嘀咕,这贺蛮子整日不吭不气儿的,却没想到看来竟跟董大人很是亲近的样子。以后可不能得罪了他。
他凑上来笑道:“还真是缘分,原来董大人竟跟贺兄弟认识。”
他说了一通,董策才知道,原来扫平侯家伟之乱,镇羌堡军兵死伤甚众,许多都是跟着侯家伟作乱被宰了。这直接导致镇羌堡的守备力量十去其三,一时便空虚下来。而刘若宰也担心里面还有侯家伟的参与贼心不死,因此便更正名册,从镇河堡抽调了不少兵丁填往镇羌堡,又从镇羌堡调回一些来到镇河堡。
贺正明便是这么调过来的,他还是小旗的差事,在这城门官手下当个副手。
不过董策看得出来。他这个外来者是不怎么能融入进来的,其他人看贺正明的神色都有些异样。
“我还有些事去办,且先告辞,回头跟贺兄弟喝酒!”董策哈哈一笑,拍了拍贺正明的肩膀。
其实的两人的关系到不了这个程度,董策是故意说得亲近些,跟他撑腰挣面子而已。贺正明也不傻,心下感动,强挤出一丝笑意道:“该当我去拜会大人。”
董策笑笑,摆摆手,翻身上马。
等他走得远了,那总旗城门官脸上挂着笑,对贺正明比了比大拇指:“老贺,深藏不露啊!竟是结识这么一位大贵人。”
态度却是比以往亲近了许多。
董策到了兵备道衙门的时候,却见一家油壁香车正自停在大门一边的侧门边,油壁香车的周围十几个荷盔带甲的精悍士卒正自簇拥着。
这种规格比较小,很精致,四围有幔幕垂垂的大明女式专用车在江南地区常见,小巧玲珑,上山下桥过河都很方便,在北地却不多见。这架油壁车还格外的精致一些,在车的两侧各自垂下两串白铜打造的香兰,用鹅黄色的丝绦束了,在风中轻轻晃荡着。这兰花里面似乎是装了香粉一般,每每一阵风吹来,那兰花一晃,董策便闻到一股清甜的香气。在车子的前面,垂了两串儿铜铃铛,发出阵阵悦耳的声响。
在铜花儿里面填放香粉的技巧,在明朝并不罕见,蜀中地区,富庶百年,民风遮奢,有些讲究的人家,甚至把鞋底镂空,雕刻出花儿的形状来,里面填上香粉。如此一来,则走一步,地上便留下一个香粉构成的花儿,香气四溢,真可谓是步步生莲。
这时候,那车里面似乎说了一句什么,这些周围的军兵们纷纷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