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六 救命

崇祯七年 竹下梨 1673 字 8个月前

正是给耶律斡里和那熟铜锏给打死的。

董勇庆低头挥刀,使劲儿的剁进了这土匪的脖子上那个血肉模糊的伤口里头,他之前已经剁了一刀,不过没砍断。正好抬头瞧见董忠康的险象,便射箭提醒解围。

一般来说,解首兵是要配备解首刀的,

解首刀,是类似于董策缴获的建奴的顺刀那样的短刀,长在一尺到一尺两三寸之间,背厚刃锋。

解首刀,最早见诸于典籍是在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之中,而在此之前,乃至于和纪效新书同时代,无论是兵书之中还是武备志之中亦或是平时的往来文牍,文书,兵部的文案记载,民间稗官野史之中,都没有‘解首刀’这一概念。大量出现的一个词汇乃是‘解手刀’,这种武器自从唐代就开始大量出现了,一直到现在。

而戚继光写的是兵书,他的写作风格,无论是纪效新书和练兵实记,都是语言平实通俗,以便于理解为原则,理当是不会硬生生造出一个生僻词来的。是以,‘解首刀’和‘解手刀’,理当是一个,怕是戚继光当初写错了字。

现在只有三个解首兵,每个都一个,是以还没有配备这玩意儿的必要,他们用的依旧是哥萨克骑兵刀。

董勇庆把首级剁下来,提着头发扔到了后面的一个大麻袋里面,里面已经是人头堆积了不少。鲜血透了出来,把麻袋的外面染成了斑斑的暗红色。

本来,按照军法九章的规定的话,这些解首兵需要躲了一个人头之后就跑回自己的上官或者一个指定的官员那里去上缴首级。而事实上,如果这样做的,三两趟下来这解首兵就得趴下。

这同样是规章制度和实战中的冲突,是以董策临时改变了一下,让他们弄了一个大麻袋,把脑袋都扔在这里头。

董勇庆吃力的拖着这大麻袋往前走,他忽然停住了,然后身子剧烈的颤抖起来。接着,仿佛是下了什么决定一般,他把手里的麻袋一扔,跑到自己的战马旁边,很是利索的翻身上马,双腿狠狠的夹马。

那战马希律律的一声嘶叫,如一道脱弦的利箭一般飚射出去,瞬间就带着董勇庆冲到了追击队伍的最前面。他面前,便是一个土匪,董勇庆却不用长矛,而是拿着骑兵刀,对准了方向,从那土匪身边掠过的时候,手微微一抖,那土匪的半个脑袋便是给跺了下来。

董勇庆丝毫不停,又是往前,手起刀落,又是砍死了两个土匪。

他猛地勒住马,左手攥成拳头,狠狠的砸着自己的胸口,右手挥舞着骑兵刀,口中发出了一声声宣泄的怒吼!

他的动作无比的利索,下手也是极为的狠辣,分明就是一个久经战场的凶狠老兵。哪里像是一个以懦弱无能著称,又是刚上战场的新兵菜鸟?

这一幕被耶律斡里和看在眼里,不由得大是兴奋,哈哈大笑道:“董勇庆,好样儿的!老子没有瞧错你,果然是老子带出来的手下,长脸了!”

远处董策瞧着,也是露出一抹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