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的尽头是一片广场,都是用大青砖漫地,地面平整,一片开阔,很是气派。
这片广场约莫有数十丈方圆,在广场的尽头,便是坐西朝东,气势恢宏的总督衙署了。
昨日董策和侯方域说开之后,侯方域欣然答应,两人回到悦来客栈之后,让那老板杜家娘子给找了一应专用的器材,在一处空闲的院子里搭起火堆,烧烤野味儿,又是一番痛饮。
不过思虑着今日怕是事儿颇多,便没敢多喝,浅尝辄止而已。
今日一大早,便是早早起身,不过却不是着急来拜访杨嗣昌。早晨这个点儿,是不大适合去拜访别人的,盖因这时候那人怕是还没起来,就算是起来了,也忙着吃饭。此时到访,非常不妥。若非是很相熟的朋友,自然是不能去叨扰的。
一般来说,最佳的拜访时间在后世乃是晚上,吃完饭之后。但是在这个时代,百姓大都患有夜盲症,而且晚上大部分人家根本就舍不得点灯,真真是一片乌漆墨黑,若是晚上你摸到人家家里去,那会引起很严重的后果。在这个年代,晚上私闯民宅给打死的话,一般都是不算犯法的。
是以最恰当的时间便挪到了上午十一点左右,这会儿还没吃午饭,而早上一应事情已经忙完,正是清闲的时候。此时去拜访,并不惹人讨厌。
是以董策两人一大早起来,却不是去总督衙署,而是去了城西的一处店面——荆南绸缎庄。主营的业务便是绸缎,正如其店名一般,里面的绸缎基本上都是云南、贵州,四川那边儿运过来的。以蜀锦居多,甚至还有许多当地的蛮族织造的绸缎。南方的少数民族不同于北方的少数民族,虽然也有许多以游牧为生,但是耕地的也有不少。而且他们所处的地方虽然湿热偏僻,蚊虫横行,瘟疫不断,却是资源丰富,所在皆有。而且这些少数民族的女子,也是心灵手巧,他们织出来的绸缎,非常精美,而且花色格调迥异于中原,非常有特色。
诸如云南的白溪蛮产出来的绸缎,以大红大金色为主调,高贵炽热,极为的强烈鲜明。在中原是很受欢迎的,但是由于数量少,因此价格极为的昂贵。
此处也是好大的一处店面,上下两层,一共六间。所处的地段虽然不如董策给霸占去的那家店面直面棋盘大街那么好,周围却也是甚为繁荣。尤其是周围许多大户人家,富商贵绅的宅邸,这些人有钱有闲有地位,乃是大量购买绸缎的一类人群。
董策两人到的时候,这家绸缎庄正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生意算得上是极好的了。
董策这才知道,原来这家店面,是户部尚书侯恂侯大人家里的产业。侯方域回来,是为了拿一封信——可以将其理解为是介绍信。侯方域侯公子要四处游学,对于这个,侯大人还是很支持的。他在许多大城都有产业,甭管到了哪儿,至少住处是不用愁的,很方便。而且那些产业里面多半是有一间或一套专门布置出来的奢华房间,专供上面的人下去查账或者做什么其它的时候居住,正好也便宜了他。侯恂知道,自家这个儿子素来是吃不得苦的。
而且为了让自家儿子行事多些方便,也生怕他遇到什么麻烦,他还专门给一些自己在地方上的友人写了信,托他们照顾一二。侯恂基本上一直在京城做官,从办事儿的小官儿一直到一方之部堂。中间的外放了一次,也只是去了和京城不过咫尺之遥的昌平而已。他的这些友人,多半乃是他在中枢任职的同僚,后来外放为官了。
侯恂怎么说来也是中枢部堂,而且执掌户部要害,作为地方上的官员,总是要很给他几分面子的。
其中一封信,就是给宣大总督杨嗣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