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九 终非同道

崇祯七年 竹下梨 1664 字 8个月前

而那兵丁被他这一番抢白,一开始还是满脸怒容,待到侯方域说了自己的来头,顿时是吓得脸色苍白。到了最后,这个身材魁梧雄壮不逊色于董策多少,国字脸黑面膛杀气腾腾不知道斩过多少敌人首级的沙场健卒,竟是吓得浑身哆嗦着跪在了地上,一个劲儿的磕头。

董策忽然觉得心里一阵堵得慌。

他轻轻叹了口气,抬脚,迈步,从跪着的他的面前走过。

周围的士兵目光中有同情,有不忿,但更多的是选择低着头,不敢表露出自己的情绪。有的人已经心里暗自叹息,得罪了这位公子爷,怕是只要在总督大人面前说上一句,他就要身首异处了。

到了仪门前面,却是大门紧闭,此路不通。

这仪门,除了迎接钦差,或者是上官,否则一般是绝对不会开的。而身为兵部尚书,加左佥都御史衔儿的宣大总督,论起地位比他高的来,朝野内外还真没几个,而这位上任又没有多久,因此这仪门自他上任之后还从来未曾打开过。侯方域董策二人,自然更没有这么大的面子。

不过本来这也不是要走人的门。在仪门的北侧,还有一道也算是很宽敞的门户,这道门就叫做‘人门’,很是简单明了的名字。总督衙署之中,可不仅仅是住着总督的家人和下人,就像是后世的县政府大院儿一样,里面有许多的办事机构,控制着整个宣大总督军政事务的所有总督直属衙门,都在里面办公。

所以里面不但有外人,而且还很不少,上百人是有的。

那门子也是个精明之人,方才自然是瞧见了侯方域训斥那兵丁,知道他身份不凡,见两人过来便摆上了笑脸:“这位公子爷,不知可有名刺拜帖?”

侯方域此时却是笑吟吟道:“自然是有的。”

说着便是把自己的拜帖和那封信一起递了过去,顺手塞过去一小锭银子,笑道:“劳驾,劳驾。”

那门子手指头灵活的一动,便是把银子给揣到了袖子里面,他一过手,便是知道这是一锭五两银。他倒是没有不敢收侯方域的银子,像是他们这等门子,就没有个不收银子的说法儿,甭管你官儿多大,只要是给了,咱就笑纳。

得了好处,这门子更是殷勤,把两人让进了门房中去,殷勤的招呼两人坐下。

这门房很是阔大,进了大门之后,是一个四柱的大门洞子,在两侧,还各有一个厢房。董策二人便是去了南侧的厢房,里面还点着火炉,放了不少的桌椅,暖意融融。

那门子安顿好了两人,自然是一溜烟儿的进去禀报去了。

总督署呈对称形的建筑布局,整个建筑群坐西朝东,南北宽五十多丈米,东西长一百一十多丈,有院落三十余个,规模极为的好大,宛如缩小版的紫禁城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