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一 好一张嘴

崇祯七年 竹下梨 1696 字 8个月前

他轻轻吸了口气,推门进去,董策也随之进去。只见侯方域瞧见杨嗣昌之后,脸上立刻便是充满了真诚仰慕的笑意,快走两步,深深一揖,朗声道:“小侄见过伯父。”

杨嗣昌上下打量了他两眼,脸上也是露出了热情的笑意,竟是亲自起身,绕过桌子,把侯方域扶了起来,笑道:“上一次见到贤侄,还是京中,经年未见,贤侄已是这般如玉温雅的人物,老夫胸怀大慰,胸怀大慰啊!”

侯方域满脸的惶恐,赶紧连称不敢。

两人说了好一阵的客套话,杨嗣昌又问询了一番侯恂可好之类的话,侯方域自然是道一切都好。至于再亲密的话,那就不是可以当着董策的面说的了,而且现在时候也不对,最好是吃饭的时候扯一些家常。

杨嗣昌让侯方域坐下,又吩咐下了上了茶水,待下人退下,关上门,他便看向董策。

董策自然知道这是什么意思,赶紧往前走了两步,很是恭敬的重重跪倒在地,膝盖撞在青石板上一阵生疼也顾不得了。他高声道:“下官及冀北道下磐石堡代守备董策,拜见中枢大人。”

为了拉拢汉人之心,明朝从一建国开始,奉承的便是宋朝大统,像是朱元璋出身的红巾军所建立的第一个政权,便是号为宋。许多制度,也是学的宋朝,当然其中又有许多不同。宋朝掌管军事的乃是枢密院,而明朝前期为大都督府,后期文官儿翻身之后则是兵部执掌军事大权,虽然名字不是枢密院,但是朝中官员,甚至皇帝太子,都将兵部以中枢代称之。

兵部尚书称为本兵,而杨嗣昌这个宣大总督,全称乃是总督宣大、山西等处军务兼理粮饷,其实并不是官职的具体称呼,只是对其事权的归纳,说白了,就是规定了他的管理范围,并没有级别。所以历代总督都要加衔儿,这才是他们的官职和品级。不但是总督,巡抚也是,他们通常都是加三品的御史衔儿。如杨嗣昌就是兵部左侍郎,左佥都御史。

他的官职中,最高的乃是兵部左侍郎,这也是兵部尚书之下第一人,是以董策称之为中枢,乃是一种拔高了的敬称。

果然,杨嗣昌一听他这般说,心中便是有些满意,上下打量了他一番,暗自道:“虽是个粗鄙武人,长相却是不错,也会说话,态度是很恭敬的。”

他沉浸官场数十年,已经是个极为老奸巨猾的官油子了,见董策这般态度,再听听他的官职,便大致猜到了他的来意。定然是有事相求。

想通了此处,他对董策也是格外的高看了一眼。但凭此人能找到侯方域的路子,随他来见自己,便看得出来他是有些心思的。不过让他有些疑惑的是,冀北道的正管官儿乃是冀北兵备道刘若宰,这董策能有什么事儿,怎地直接来找自己?

越级报告,这可是官场大忌。

他并未让董策起来,而是正襟危坐,看着董策,缓缓开口道:“你来见本官,有何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