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里暗暗道:“说不得百姓,现在还盼着那二位去呢。”
董策知道的不如他详细,但是在大势上,却是更清楚一些。他知道,现在反贼共有大小七十二营,有三十余万之众,再等上一些时日,一进入崇祯八年,他们便会攻陷荥阳县城,大会于荥阳。
而荥阳大会之后,逆贼真正是,一发不可收拾。
只是这些话,无论如何都是说不出口的。
他现在也很清楚,自己关心这些,也是没有什么用处,那边的事儿太大,太远,自己这个区区指挥佥事,一堡之守备,是远远插不上手的。
唯一让他比较欣慰的,便是反贼们这几年是不会再回来山西了,就算回来也不会来晋北,晋北太穷了,实在是没什么可抢的,如此一来,总也安全了不少。
他盯着侯方域,轻声问道:“朝宗,你今日与我说这些,到底是为何?”
“陈奇瑜这一次罪过非小,被议罪,流放戍边,怕是三五年之内不能起复了。”侯方域耷拉着眼皮儿道。
董策点点头。这件事儿他也知道,而且作为一个有心人,也能从中看出一些不同寻常的味道来。崇祯帝燥切刻薄,杀人是从来不手软的,崇祯一朝到现在,被他杀了的朝中重臣多少了?而这一次陈奇瑜犯了这等大错,却只是议罪戍边,这其实已经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了——皇帝还是信任他的,终有一天还是要大用的。
“陈奇瑜完了,但是中原战局,越发糜烂,还须得有一个人总览大局。父亲大人来信说,现如今朝野之中最有资历名望的两人,一为卢象升,另外一个,便是现如今的宣大总督杨嗣昌。卢象升,圣上的意思是想让他移镇九边,防备建奴。所以这事儿,还是落在杨嗣昌头上的可能性比较大。”
侯方域看了董策一眼:“这一路走来,宣大边军是个什么德行,我也瞧在眼里。不说是不堪一击,乌合之众也略显夸张,但真算不上什么雄武之师。我都能看出来,杨总督能看不出来?而汉臣兄你的本事,我是知道的。你本就在杨嗣昌这儿是挂了名字的,一旦再能练出一支精兵来,也无需太多,千八百的也行,只消得拉出来比别人的精壮,就不难得到杨嗣昌赏识。到时候便是不用我做什么,他怕是也要用你。”
他凑近了董策,压低了声音道:“上一次陈奇瑜功败垂成,这一次,朝廷上上下下,都绝对不允许再有失败,会尽全力支撑供应,便是建奴那边儿,也是能缓一缓的。是以此次,反贼必败无疑,而只需侪身其间,便是一桩极大的功劳。”
他拳头轻轻的落在桌子上,话语却是热切无比:“汉臣兄,万万不可错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