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小半个时辰,出去伐木的人都回来了,而这会儿,石进已经给他们划分好了各自营房的位置。
营地紧贴着土丘脚底下的那里,是董策及家丁们的宿营所在,他们是不需要营帐的。
每个杀手队一座营帐,营帐的规格约莫有六尺宽,一丈五尺长,很狭窄,很逼仄,也很矮小,但在外行军打仗,还有什么瞎讲究的?这营帐说白了也就是个睡觉的地儿而已,只要能容开就成,这会儿天气还冷,大伙儿挤一挤反而更暖和。
每座营帐之间距离为十三步,如此一来,建好了三十座营帐之后,最外围的营帐距离环绕营地的壕沟和河流,也还有一段距离。
这会儿天色已经黑了,营地里头点起了无数火把,照的里外都是通透。
至于夜盲症什么的——磐石堡军兵吃肉多,平时吃谷物吃粗粮也不少,鱼、蛋、豆子、干菜之类,也是全活,因此夜盲症的很少。
士兵们把砍下来的木头都地面,这些都是选取的小树或者大树上比较合适的大枝杈子,大约七八尺长,手臂粗细,比较直挺。地上挖的洞一共有八个,这些木头被砸了进去,很快便是围成了一个长方形。四个角儿上各自有一根木头,而四条边的中点位置,也是各有一根木头。
然后便是把随身携带的粗布都要拿出来——按照磐石堡规定的条例,行军时候,每人携带粗布十,毡布五尺,这也给士卒们造成了相当沉重的负担,其实如果有辎重队的话,这些东西完全是可以辎重队的大车来装载的。
郑发奎指挥着众人把粗布绕着棍子围了两层,相当于是贴着木棍内部一层,贴着木棍外部一层,如此两层一兜,往里头一站,顿时外面那一阵阵的冷风就被削减了许多。然后又在营帐的中间儿竖了一根木棍,木棍的顶部和其他木棍的顶部都用稍小一些的树枝连起来,形成了如同车轮上的辐条一般的网络,然后又在上头蒙了一层布。
如此一来,一座简易的营房便搭建完毕了。
从伐木到建好,用时不超过一个时辰,工程量小,拆卸也方便,而效果确实不错,除非是下雨下雪,否则躲在里面还是很舒坦的。
只是有一点,都是木头和粗布建成的,因此特别的怕火,哪怕是一点儿火星子溅上去,也是很容易就引起一场火灾。
建好营房之后,士卒们都把各自的毡布铺在里面,地面已经被平整过了,十二个人的毡布连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相当舒适的地铺。虽然直接睡在地面上对身体并不好,但还是那句话,事急从权,哪里还管得了那么多?对于军人来说,吃冰卧雪都是寻常,打个地铺只是小事儿而已。蒋老三和杨二顿时便铺了上去,趴在上头就不想起来了。
[]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