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儿开春,田间正是要开始忙碌的时候,不少百姓也是辛勤的紧。他们许多都是一大早就出来,然后带着干粮,到了饭点儿便吃着干粮就清水,好歹也是能凑活过去。对于这些百姓们来说,瞧着田间的庄稼茁壮生长便是打心底儿里高兴,欢喜的什么似的,受点儿苦是不算啥的。
钱一川的浑家郑氏便是这些辛勤百姓中的一员。
她抹了抹汗,直起腰来,微微的喘着气。只觉得腰肢一阵酸软,她用手轻轻地揉了揉,但感觉似乎没什么用。远远的瞧见了那长长的行军队伍,她心里顿时便是有些慌张了起来,忽然说不出的焦虑,赶紧踮着脚尖儿,极目望去。
只可惜离得挺远,而且这会儿天色也暗了,远远地看过去,只能看到一个个士卒的轮廓,面目是瞧不清楚的,更别说把钱一川从这些人里头寻出来了。
瞧了好一会儿,眼睛都看的酸了,郑氏终于是放弃了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方才踮着脚,抻着腰,这会儿她又是感觉一阵腰酸。
她强自把心中的慌乱给压下去,然后轻轻的叹了口气,摸了摸已经隆起的肚子,笑骂道:“你这小东西,可把你老娘给害苦了!”
虽然是嗔怪的话,却满满的都是笑意。
她已经怀孕有一阵子了,早就已经显怀儿。钱一川本来是不让她下地的,只说有什么活儿,等自己回来再干就是,大不了起早贪黑一些,不过是受点儿累而已,却不能让郑氏和孩子有什么差池。
毕竟夫妻两个,对这个孩子,都是极为期盼的。两人本来有孩子,而且还不止一个,但这些孩子都已经糟了不忍言之事,正因为如此,夫妻两个把对那几个死去孩子的感情,全都倾注到了这个还未出生的娃儿身上。
但郑氏也不是第一次怀孕生娃了,算上小产和夭折的孩子,她这已经是第六次怀孕了,经验丰富自不待言。
她知道什么时候是关键时刻须得好生注意,什么时候基本上已经稳固下来可以胆子大一些了,所以郑氏还是照常下地,只不过钱一川回来之后她不敢告诉自家汉子就是了。
“娃儿,你爹出去打仗了,看样子已经回来了,董老爷仁义,定然会放假的,到时候咱娘俩儿,就能瞧见他了。”
郑氏低低的说着,眼神儿就有些痴痴的,忽然眼泪便是簌簌的掉了下来,心里又是焦急又是慌乱,难受得紧。
大军出征去打仗的消息,整个磐石堡上上下下哪里有不知道的?毕竟大军又不是悄悄出去的,多少人都看见了?一听说要打仗了,那些家中有人做了兵丁的,都是担惊受怕,生怕当家的会后就再也回不来了。他们虽然不全都是军户出身,但九边重地,军户极多,许多百姓当初身边就有不少军户,每每是打完一仗,村子里就多上几家孤儿寡母,这等事儿,见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