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九四 只待来敌

崇祯七年 竹下梨 1348 字 8个月前

他们也有帐篷,但数量很少,一眼瞧去,大约也就是三四十个,散布于一片片火堆的包围之中。想来,应该是反贼中的军官,而且是有一定级别的军官才能拥有帐篷。

而在闯军占据的这片地区的中间位置,坐落着最大的一顶帐篷。这帐篷占地面积少说也有平常人家的一个小院子那般大小,也不知道是他们从哪儿抢来的,远远瞧着,似乎帐篷表面还有装饰性的花纹。

那一面闯字大旗,便是树在帐篷前面,在这顶大帐周围,还有骑着马的士卒来回游弋。

想来,这便是那闯军首领的居所了。

走到南门城头,向刘若宰见了礼。刘若宰他们也正在吃饭,招呼董策一块儿吃,正巧,董策过来的时候也没吃。

城楼之中,虽说现在兵临城下,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城池会被打破,但只要一日未死,便是礼不可废。刘若宰和章承每人都是一张小几,吃的慢条斯理,董策这些武官,则是为了一个大桌。

饭菜还不错,想来是李可受调度的。他这个人很有能力,行事又不拘一格,能搞来什么好东西都不意外。

等吃完饭,大伙儿都出去,观察城外闯军的状况。刘若宰抚着城墙的垛口,面色凝重,其余众人,也没一个脸色好看的。敌人的数目,实在是太多了。

这会儿闯军陆续开始起来了,有的人开始生火做饭,有的则是开始集结。这会儿才能看出来,原来绝大部分的闯军,其实都是妇孺,乃是随军的家眷。而真正的壮年汉子,数量连八千都不到,董策眯着眼睛瞧着,感觉真正的精锐,可能也就是两三千的样子。

这里的精锐,指的是达到比较一般靠上的明军的水准——大致也就是如镇河堡守军那样的水平,要比军户强一些。

又过了一会儿,城外的闯军营地彻底苏醒过来,喧嚣吵闹响成一片,有炊烟袅袅升起。起来的女人们在做饭,去城外不远处一条河流边取水,男人们则是互相大声的打着招呼,有一些低级别的闯军军官开始召集自己的手下,清点人数。

瞧着不像是个军营,倒像是个极大的村镇。

隔着这么远,董策也看不出来他们吃的到底是什么,不过可以确定的一点就是,壮年汉子吃的是最多的,因为他们大概是一家合用一只碗,而那碗,在壮年汉子手中停留的时间是最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