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儿已经不用董策解释了,大伙儿都明白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了。虽然他们没法子用很概括的语句描述出来,但不影响他们的理解。
想起董策方才的话,都是若有所思。
董策回了内宅,已是中午,饭菜都备好了,大伙儿都瞪着他。
董策陪着母亲和吃了顿中饭,下午又是美美的睡了一觉,一觉醒来,已是日落西山,红霞漫天。
院子的凉亭里,石桌石凳擦拭的干干净净,桌上摆放着一盏清茶,董策站在桌边,看着这初冬时分那灿烂的云霞,心中有异样的情绪在涌动。此时天地暗沉,除去红霞所在的西边儿天空外,其它地方的天空都是一片青黑,在这青黑色的天幕下,抬头一望,有大树的枝杈横生出来,光秃秃的,平白多了几分凄凉枯败。
四周一片宁静,唯有时不时一阵乌鸦的叫声撕碎这宁静。
董策轻轻吁了口气,有多久,自己没有这么看过天空了?
只是此时,内宅的门被轻轻敲响了,外面响起长随白忠旗的声音:“大人,您之前吩咐我,这个点儿提醒您去签押房处理事务的。”
董策哑然失笑。
这俗事事务,便如一张大网,自己就像是那网里的蜘蛛一样,在里头爬来爬去,却也爬不出来,只是,这张网,却是自己织就的。
似乎,还乐在其中。
他微微一笑,沉声道:“本官知道了。”
崇祯八年十一月初十这一日,一大早,董策就来到了磐石堡新兵大营。
磐石堡新兵大营却并不在磐石堡里面,而是修建在城北,青锋山东边儿。
本来这新兵大营是要修建在城中的,但让大伙儿都没想到的是,想要进入磐石堡的流民们来的这么多,这么快。来的流民多,可以挑选出来充当兵丁的自然也就多,没多久的功夫儿,竟然是挑出来一千多合格的预备兵员。
本来按照董策当初的构想,这新兵大营,是一批批对新兵进行训练的,一次也就是几百人,因此不用太大,城内完全建的下。
但现在就,一下子要作训这么多的新兵,就要更大数倍的地盘儿,城内没有这么大的地界儿了。
只好就修在城外。还好,董策走之前并未对新兵大营的位置有过什么特别明确的说明,位置也未曾定下来,所以建在城外,也不算是违背命令。一大早吃过饭,董策便叫了王羽,在一群家丁的簇拥下,出了北城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