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朗声道:“大同镇冀北道兵备副使刘若宰,功勋卓著,国之栋梁,迁兵部右侍郎,加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大同地方赞理军务,钦此!”
曹吉祥赶紧记下来。
“刘若宰,你去大同,朕对你,可是期许颇高。”崇祯皇帝道:“去岁建奴入寇,大同镇残破,弃城失地,朕当时也很震怒,杀了不少人,撤了不少人。但是现下想来,大同镇之弱,是弱到了根子上,弱到了骨子里!军兵羸弱,将官怯战,怎么可能打得赢建奴?”
“大同镇原来那些军兵,已经不能指望了!刘若宰,这一次你去了,便给朕练出一支强军来!若是建奴再度入寇大同镇,大同镇还是去岁那般表现,朕便要杀你的头!”
崇祯皇帝盯着刘若宰,厉声喝道:“朕说得出,做得到!”
刘若宰沉静无比,重重点头:“若是臣做不到,陛下杀臣,臣毫无怨言!”
他心中沉甸甸,却又欢愉无比,终于能回去了,能回到大同镇,回到那个能让自己大展宏图,大施抱负之地!
等到自己在大同镇做做出一番大事来,再回朝中的时候,那才真正是可以影响朝堂,影响陛下,彻底实现自己的宏愿。
很快,刘若宰告退。
不多时之后,这道圣旨便到了内阁,内阁极为阁老面面相觑,都是有些呆了。之前不是说,要让刘若宰当礼部左侍郎么?怎么忽然任命他为大同巡抚了?
陛下未免也太,太草率了些吧?当然,这话都是在心里说的,谁也不敢说出来。
温体仁也有些摸不清头脑,皇帝这忽然的任命完全打乱了他的计划,如果刘若宰不当这个礼部左侍郎的话,那文震孟就很有可能成为礼部左侍郎,而文震孟跟温体仁素来不合,他当上礼部左侍郎,温体仁肯定是不愿意看到的。
这让温体仁有些恼火。
只不过他很快就回过神来,压下心中的恼火。他知道自己为什么能够一直呆在首辅的位子上,因为陛下的旨意,他不会抗拒。他会欺瞒崇祯皇帝,甚至会坑他,但是他绝不会让崇祯皇帝知道,更不会和皇帝硬抗。
所以这道旨意,他也遵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