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楚生又说:“但你也要主意,聪明的厂长不是事事都要自己动手,知道了吧?”
桂香嫂这回头点得快一点,然后又小声说:“那你是啥也不管?”
“你管不了,我才管。你这厂长,也跟我一样,别人管不了的事,你才管。”杨楚生又来。
“嘻嘻!”桂香嫂这两声,也相当于有你这句话,娘子我豁出去的样子。然后呢,皱了一下细眉,小声说:“你这衬衣的领口脏了,换了,我洗一下。”说完又朝着这家伙嗔。她要不说,估计这衬衣三天后能换就不错了。
杨楚生站起来,抬手才要脱下西装,却突然瞪大眼睛,急忙往外面走,看见一群知青往她这边走,其中也有陈燕。
“哈哈!杨楚生,我们回来了!”知青们都在喊。
“哎呀,我还是回去挑碗吧,免得你们又用竹叶当碗。”桂香嫂笑着说,走出竹寮,边走边跟知青们打招呼。
杨楚生也知道,这些知青,是参加完高考,然后还等录取分数这些,反正来了,谁能考上谁落榜,都已经知道了。
“好,回来了好,中午我请你们吃饭,现在我自己养的鱼可以吃了。”杨楚生大声喊,然后知青们都围上了。
“考得怎样?”杨楚生看着陈燕问。
“我能考上。”陈燕也说,不过看起来,她没有别人那样的高兴。
这十几个人来了个开头,接二连三的,又有知青们都还带着行李,往竹寮边来了。
“来来来,我不问你们考得怎样,总之我们每个人面前,都有一条路,就看你怎么走。考得上,我为你们高兴!考不上的,就挺起胸膛,往前走!”杨楚生笑着说。
“嗨,我从去年就听你的话开始复习,可到考试的时候却双手发抖,脑子里不知道在想什么?”说话的这位,是东方大队那个杨楚生曾经因为她,跟他们村里大打一场的女知青。看她的眼睛,显然大哭过。
这女知青一说开头,立马有不少人也都在叹气。
“我还是那句话,我们的工厂已经建好,正需要有文化的你们,接下去,我们还不止这一个厂。谁想留在我们这里,我欢迎!”
杨楚生说完了,看一下知青们,转身朝着他已经写上“知青屋”三个字的竹寮说:“这个地方,正等着更多的知青,我们聚集起来,走出自己的路!”
“要到你这里来,不是我们想来就来的。”又一位知青说。
“你们愿意,我负责将你们拉过来!”杨楚生说完,拿起钓鱼杆,笑着说:“你们坐,我钓鱼请你们。”
知青们坐一起就聊,只有陈燕,转身也往杨楚生走过去的水坑边走。看他手里拿着白菜叶,往鱼钩上搭,就往水里扔。她也往他的身边蹲下,小声说:“以后,要是只有你一个在这里,你没有什么想法呀?”
“当然有想法,不过想法跟以前不一样,现在我的想法,就是走别人没走过的路。”杨楚生才一说,突然站起来,手里的钓鱼杆一拉,哗哗哗!水面一条草鱼的尾巴,拍起一股水花。
陈燕也乐:“哎呀,钓上了,快点拉!”
杨楚生的鱼杆还往水里伸,看这条鱼挣扎了一会,渐渐平缓一下,就往水面上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