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也好,就不用跟柳书记和孙县长再浪费口舌了。杨楚生就是乐,红山公社,也就成了南滨省唯一个遗留下来的人民公社。这哥们往公社跑,先开一个党委会议,然后准备明天召集全公社各乡的书记和乡长开会。
这公社又热闹了,杨楚生的车子才一停,下来的照样是三个,桂香嫂和马琼珊笑吟吟一下车,就冲着各乡的干部们打招呼。就她们最独特,现场就只有她俩是女的。
桂香嫂也算是第二次,坐在台下听着杨书记说话,每次看他在说话的神气,都能让她看得特别入神,至少比电视机里面,正让人们入迷的外国电视连续剧《加里森敢死队》更让她着迷。
“现在全省的所有公社都改称为区,只有我们红山公社的名字没变,区和公社还是有区别的……”杨楚生还说没完,台下已经能听到低声的笑声。
其实在这些乡一级干部的认识里,区和公社就是一样,你就是将公社改称为省,他们也觉得一样。名称是变了,但穷的还是照样穷,农民也同样耕作着那一亩三分地,反正就看不到改了名称有啥好处就是。
也不止是乡一级的干部在这样想,就是坐在杨楚生身边的这些公社干部也是这样的想法。上到县里,包括柳书记其实也有这想法。
“笑什么?我说公社为什么跟区不一样,抛开以前的公社就不说了,以我自己现在的观点来讲,公社就是一个公众社区。”杨楚生说着,看下面的干部们都有点傻眼,桂香嫂也在眨着长长的睫毛,都是一付不明白社区是什么的样子。
“这样说吧,将公社改为区,就是现在农村都已经包产到户了,以前一些公有的,又变成私有的,这样公社的名称就不合适。公社嘛,也就说,一切是公有的。现在一些都成了私有的了,就得改名称了。”杨楚生反正不管上面的意思,就按他自己的想法解释。
“那要这样,我们公社一些已经包产到户的乡,又得将田地归还给公家?”一位乡长还问。
杨楚生点着头:“就是这样,一切重新归为公有。”
“不成。”又一位书记说,反正他就感觉不成。
“如果将整个红山公社,都发展成跟红光大队一样,采用半分配,半承包责任制,人人都能分到房子,生产的财产全部归公家所有,再分配给个人,这也不行吗?”
杨楚生这话才说完,下面的干部们可就热闹了,全公社的人都在看着红光大队流口水,那有不行的。
“哈哈,你的理想很美好,但现实很难实现,那个乡能跟我们比呀。”马琼珊也说话了,还说得特别自豪。
这马大姐的话,却也让这些干部们又在点头。这也是现实,反正各个乡的干部,都觉得他们的社员没有红光大队的人有认识,何况这样下去,公社就得需要相当多的钱,没有钱是不行的。
“嘿嘿,我们红光大队当初不也一样,几年前,我要是这样跟我们的社员说,谁相信。”杨楚生也说了,然后又看着下面的干部:“所以我的想法,就是过些时候,港商到我们试验区参观,所有签订的投资意向,全部以公社的名义跟港商合作,然后建设工厂的钱,由各大队按人口分摊。”
“啊!”下面的干部们,还没等杨楚生说完就响起郁闷的声音。
“啊什么啊?我还说没完呢。”杨楚生冲着几个面露好像遇到拦路抢劫时,惊恐得不行的家伙就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