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行了,现在我们不愁建房子,也不愁没生活,多留着钱,多发展几家工厂吧。”水鸡叔吸着烟也说。
“那就这样了。”桂香嫂又说了些当书记应该说的,什么计划生育这些,然后马琼珊也说几句。
“下面应该由杨楚生说些什么吧?”马琼珊自己没得说了,看着这抬着头,听她在说话的哥们就喊。
“他要不说,大家的心里老不踏实,上去说。”山猫这家伙也来了,不过他说的也是实话,他们红光乡要怎么样发展,大家也都听杨楚生的。
杨楚生也不推,站起来就直接进入主题:“我们现在才有五家跟外商合作的厂,自己的才有一个印刷厂和建好了,但还没投产的制鞋厂,这样不够。我们应该利用我们跟外商合作办制衣厂的技术,自己再建一个服装厂,而且设备这些,也要搞成最先进的,制鞋和服装厂,都要创造出我们自己的牌子。”
“嘿嘿,办服装厂那还不容易。”那位顶了桂香嫂厂长位子的知青,笑着也插话。
“这是明年我们要发展的项目,明年应该是我们大力发展的转折年,因为我们已经有这个能力,就要发展。明年的发展,就是走出去,到特区去!”杨楚生说得太多,先歇一下再说。
“哇!”特区俩字,还别说,也渐渐成了人们有些向往的地方。下面有些知青就在惊叫,一位知青又问:“到那里办工厂啊?”
杨楚生点着头:“首先,我们有办印刷厂的技术,可以到那边办一个,还有我们的贸易公司,小县城水太浅了,我们要到滨海市,省城和特区,也办贸易公司。最重要的,我们的建筑队,一定要到特区发展,那边有大把的机会,成堆的钱,等着我们的建筑队去捞。”
“哈哈哈,这话老子最爽。”山猫这家伙又来。
杨楚生也往台上的桂香嫂和马琼珊看,见她们俩都在眨睫毛,一付不清不楚的样子。
“当然,这些是我个人的想法,详细的还要经过乡领导班子的决定。”杨楚生算是说完了。
“要到特区呀,就我们这些建筑工人?”马琼珊说着还摇头。
“我们有知青,我们这些知青,不能老呆在一个村子里,一个县城里。还是我刚才说的,现在我们呆在工厂里,就如被困在浅水里的大鱼,游不动。应该走出去,到特区去拼,到全国各地去闯!我们肯定能闯出一片属于知青一代人的一片天!”
杨楚生这话,那可让知青们兴奋起来了,好家伙,这话才一说完,知青们不但是鼓掌,还站起来。
“知青离不开红光乡,红光乡也离不开知青,是我们走出去的时候了!”杨楚生自己也有点激动。
“走吧,我们一定能!”那位副乡长也大声说,杨楚生的话,听得她副乡厂也不想当了。
“一定要走,但我们还是好好过个快乐的春节吧,一切等着春节后。”杨楚生说完,看着知青们都乐得春节也不想过了,还又笑。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