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两天,仍旧是焦心的等待,特别是在大军出征之后的第十二日,所有文武重臣还有相关的军事部门和情报部门人员全都聚拢在了总参谋部的战略战役推演大厅中。所有人都端着茶水,时不时的低声交流几句。
而本公子也蹲在了这里,把玩着一块造型别致的沉香把件,嗅着那浸人心脾的味道,总算是让人感觉心中宁静了些许。
而韦云起、杨恭道等几员大将此刻正在沙盘处,不停的指点和讨论着什么
昨天深夜,收到了屈突通手下的情报通讯员传回来的鸽信,他们为了保证攻击义城郡的突然性,昨天足足赶了近七十里的路,今日,最多今日下午时分,或者是夜间,他们必定能够赶至义城郡治处发起进攻。
所以,本公子自然是希望能够在第一时间收到捷报,而那些大臣也怀着同样的心思,跟我一块蹲在了这里吹牛打屁消磨时间,顺便等待着捷报的来临。
渐渐的,华灯初上,被太阳的斜辉映照成了一片金黄色的皇城之内,渐渐地亮起了灯火。整个长安城,仿佛被无数的星辰所点缀,在寂静的皇城中,似乎也能够听到东市和西市的喧闹声。
而且,至本公子登基为帝以来,已然废除了长安以及关中诸城市的日常性宵禁,而改成了,边境和非常时期方可执行宵禁的法令。
如今一来,整个长安城一到了夜晚,不但没有宁静,反而更显出了另外一种繁荣的景象。
过去,从秦汉以来,就设定了严格的宵禁制度,特别是在各大城市这种宵禁制度的执行就更为严格。例如长安过去每天晚上衙门的漏刻“昼刻”已尽,就擂响六百下“闭门鼓”;每天早上五更三点后,就擂响四百下“开门鼓”。
凡是在“闭门鼓”后、“开门鼓”前在城里大街上无故行走的,就触犯“犯夜”罪名,要笞打二十下。如果是为官府送信之类的公事,或是为了婚丧吉凶以及疾病买药请医的私事,才可以得到街道巡逻者的同意后行走,但不得出城。
为了实施宵禁,每个驻有官府的城市一到晚上,就要锁上城门,禁止出入城市。城门的钥匙也要交到地方官的内衙,到了清代就必须要交给地方驻军长官收执,即使是城里的最高级文官晚上有紧急公务要出城,也要向驻军长官申领钥匙。同时在大街交叉路口上也要拦起栅栏,栅栏开有门,门口有关卡,设有类似于现代岗亭的“卡房”,由官府的衙役看守,不准通行。
历代这样规定的目的当然是为了维持治安,不过效果却大可怀疑。古代时,西方并没有这种宵禁制度,不论是古罗马还是古希腊都没有。
明末进入中国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他的《利玛窦中国札记》一书中写道,中国“各个城市都有千百名更夫在街上巡夜,按规定的间隔敲锣。尽管如此,而且街道都有铁栅并且上锁,宅院被夜贼抢劫一空的事还常常发生。这或许因为更夫本人就是盗贼,或者是和盗贼合伙。经常失盗的结果是再要用人来监视更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