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最后签合同的时候,你就能看出不同了。
国营体系的资本,虽然是给了五十个亿,但他们也不会要求太多。
因为他们的目的是,只要你这企业好好的经营下去,能够给社会提供稳定的就业,能够照章纳税,能够给我稳定的分红,能够让我资产保值,并且稳定增值,那就ok了。
毕竟我的资产是国家的,我要对国家负责就ok了!
而且他们也不会对你的公司要求太多,如果你要求他们不插手经营,那他们肯定不会插手的。
充其量,就是会派几个人过来,行使监事的权利,不会过分插手经营。
而互联网体系的资本,那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是,他们把你百分之五的股份,是给你评估成了五百亿。
但签合同的时候,他们就会说了,老弟,你看我给你估值这么高,我们也承担很多风险,你看咱们是不是签个对赌协议?
等到明年这个时候,要么你把公司盈利规模扩大到多少多少倍,要么你就把公司给我鼓捣上市。
如果干不成,那你就连本带息把我的投资退给我。
要不就是,你把公司的股份,给我多少多少。
而一般的公司经营者,恐怕这时候早就已经被五百亿那巨额数字给冲昏头脑了。
特么的,百分之五股份就能换五百亿啊?
而且按照公司目前这样的经营状况,等到明年这时候,上市那还叫个事?
于是很痛快,就会和那些互联网公司签下合同。
可这些互联网的资本公司,可就和那些国营体系的资本不一样了。
国营体系的资本搞投资,最终目的并不一定是赚钱,他们的最初目的就是要求资产保值,如果能增值那就最好。
如果不能增值,那也不能赔钱!
所以他们的容忍下限是非常高的,而且他们也不会过多的干预你企业的经营,因为他们最怕的就是背责任,和骂名!
这样的锅,会严重影响那些官员上升的渠道。
而互联网体系的资本,那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他们不对国家负责,他们只对股东负责。
而股东们最大的诉求,那就是利益最大化,要求最高的资本回报率。
所以他们投给你五百亿,那一年之后,可是要真金白银的拿回去几倍,甚至更多的。
而且你想不让他们参与公司的管理经营,那是不可能的。
就算他们嘴上说不会参与,但也会派人来偷偷学习你公司的运作模式是,甚至是偷偷接触你公司内部的骨干,找机会就会想偷偷挖角的。
因为他们时刻想着的就是利益最大化。
如果你公司经营的好,而且法务部还很厉害,把合同准备的毫无漏洞给他们钻。
那他们也不会搞事,会等着你的公司bcd轮融资,然后上市套现。
可如果你公司里法务部门的水平一般,给他们签的合同漏洞百出。
呵呵,那你就等着吧!
就算你公司经营的还算不错,但他们安插进来的人,就会搞七捻八,在公司里给你搞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