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0 大城市病

而且这样的大城市里,人心浮躁非常严重。

大家都在比房子,比车子,年轻人为了毕业能找到好工作,而他们眼里的好工作,就只是高工资的工作而已。

所以年轻人都选择了软件编程,或者和互联网相关的专业。

至于其他真正对国家有意义的生化环材,之类的专业,根本就没人愿意报考。

长此以往,我们就只能在基础科学的道路上被美日德等国家越拉越远。

而且在这样浮华浮躁的社会风气里,就算是大学里面的教授,又有几个能真正潜心下来搞学术研究的。

很多人都是一边讲学,一边自己干着副业,拼命的想办法捞钱。

真正耐得住寂寞,来做学术的又有几个?

而当那些看透这一切的学生,想要回到三四线城市去工作的时候,却悲催的发现。

很多小城基本已经被这些大城市把血吸干了,小城市因为土壤贫瘠,根本就生长不出来什么优质的企业。

就算他们想要回乡去工作创业,也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单位。

最后只能悲催的低头,在回到这浮躁的大城市。

而因为专业和学历的关系,他们可能又进不了那些大型互联网巨头企业。

所以大多数人,最后只能沦落到街边去做销售……

这也是,为什么我国民间,根本没办法诞生真正的发明家,和真正技术创新的主要原因。

因为这资源过度集中的环境,就扼杀了个人创新的可行性。

这种资源过度集中的发展模式,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速城市的发展,加快城市化的进程。

可从另外一方面而言,也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社会的活力。

为什么,现在社会上又那么多的不婚族?为什么又那么多的佛系青年?

为什么生育率已经跌破了极限,专家天天鼓吹放开三胎,可已婚已育的年轻人却想问候专家的祖宗?

就是因为大家无奈的挤在这个围城里,想要出去,到头来却发现根本就出不去。

所以很多年轻人都梦想破灭了,只能在这里有一天混一天的混日子。

而在反观米国那边?

你以为米国牛掰的大学,就只有什么哈佛,it,普林斯顿,斯坦福,和耶鲁吗?

错!

人家还有山沟里的加州理工,天寒地冻边疆省份的明尼苏达大学,还有密西根大学,怀俄明大学,德州双雄。

甚至就在某些人嘴里破败不堪的底特律,还有大名鼎鼎的密歇根大学呢。

就比如人家最有名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那就在巴尔的摩这样的贫民窟城市里。

甚至一出校门没多远,那就是贫民窟。

这要是搁到国内,那还不疯了?

搁到国内某些人眼里看来,这样的大学,那就是自甘堕落。

为什么不搬到华盛顿,洛杉矶,和纽约这样的大城市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