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因为这套系统太麻烦,他们如果要做,那也是从新开发一套系统出来。
而他们毕竟在交流电方面有着非常充足的经验,所以犯不上研发这样的系统。
而咱们则是为了不再追着人家的屁股跑,不得不硬着头皮自己开发出这么一套系统来。
从2003年立项,一直到2018年,一共花了15年时间,还真叫咱们给搞出来了。
而有了这套系统之后,咱们的海军整体实力水平,那是立马上了一个台阶。
就比如在即将下水的新航母上,咱们就采用了这样的系统。
而有了这套系统做保证,咱们的航母,据说已经搞定了连米国人都没能搞定的电磁弹射系统。
还有就是此前咱们的军舰,居然对电磁炮进行了实验,要知道这玩意,可是连老美都没能搞定啊!
而米国人之所以搞不定,就是因为这电磁炮实在太过耗能了,每开一炮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
而他们的舰船,因为使用的是中压交流电控制体系,所以在船上没有大型的储能设备。
这就相当于没办法给电磁炮提供一个动力舱。
而咱们的中压直流电电控系统,就刚好比他们多了一套符合储能装置,也正是这套系统。
才能给航母的电磁弹射,还有舰船上的电磁炮源源不断的提供动能。
现在马院士已经准备把这套系统搬到潜艇上了,不过在无轴泵推这里,他还是又几个难点要攻克。
“我们的无轴泵推理念,是把驱动电机固定在艇外固定的定子上,而定子就是一圈环形导管。”
“而在导管内侧,就是一圈的转子,那些涡扇的叶片,就固定在这一圈转子上。”
“于传统的转子不同的是,传统的转子是中间又一根主轴,而我们这个就没有,因为驱动的理念不一样。”
“我们是驱动的理念是靠定子里面包裹的电机,使用无轴驱动的模式,靠电磁反应来驱动,内侧的转子。所以螺旋桨的扇叶才会采用这样的布局……”
小李给肖锋讲起了他们无轴驱动的理念。
肖锋虽然在物理方面水平很一般,但毕竟也学过高中物理,小李所说的一些基本常识他还是能了解的。
“而现在我们面临的难题,首先就是这个定子的加工问题。”
“因为这个定子可绝不仅仅是一层环形导管那么简单,其实他还是与导流罩整合到一起的。”
“而且这个导流罩里面,还连接着转子的环状体,还要在电磁反应里驱动里面的转子来转动……”
“所以这就对导流罩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加工方面。”
“以前咱们还可以采用分段加工,然后焊接,或者粘合在一起的加工模式。”
“不过因为潜艇要工作的环境,你也知道,经常都是在几百米深的水下,有时候还要做非常激烈的规避运动,所以这就对这个驱动系统的要求非常高。”
“咱们以前也尝试在这个部位使用一些新材料,比如碳纤维,或者纳米技术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