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我们的工业起步太晚了,而且跟着的第一个老师还是前苏联老大哥。
而老大哥在这方面也不是什么行家,他们的作品,也一贯是傻大黑粗。
所以我们在这方面倒是学了个溜圆。
很多东西,只讲究功效,也不讲究什么美观,反正能用就行。
在几十年前那个特定年代,这样的思想倒也没错、。
毕竟那个年代,咱们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年代,很多工业设备,以前别说有了,看都没看过。
现在突然能生产了,有可用的工具了,还穷讲究什么?
什么好看不好看的,只要能用就可以了。
可是等到了改开之后,当西欧发达国家的那些竞品进来之后,情况一下就变了。
人家的产品不但外形漂亮,还好用,你说谁看了不动心?
尤其是小日子过得不错的那帮家伙设计的机器,不光外形好看,最关键是非常的贴心。
很是能从操作人员的角度去出发考虑,设计的很多工具,用起来格外的顺手。
不想咱们的设备,拆的时候要用大锤,拧的时候,人得站上去踩。
从设计之初,好像那帮设计师根本就没考虑过这方面的问题。
而人家的设计师却把这些细节都给你考虑到了。
所以咱们的产品,不论是从外形上,还是从细节方面,都是完败的局面。
正因如此,很快咱们的工业品就迎来了全面溃败,一直到现在都没缓过劲来。
而这次星火科技的工程师,则是来给咱们的设计师补课的。
别的方面且不说了,就说汽车设计。
首先就是汽车的外形,动手之前就开会。
你要设计什么类型的车,这车的用途是什么,消费者喜欢的是什么,你想要在作品中表达什么。
这几个信息明确之后,就开始动手了,首先自然是根据消费者的喜好而来。
然后再把车子的主要用途,还有你想要表达的东西,在一个个细节当中,你加进去。
然后在这个过程中,你要不断的对车子进行调整,最后达到一个各方面综合素质最佳的平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