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之一的吴昆一边摇头”一边不可思议道:“那个崇祯皇帝眼下天天在为银子焦头烂额,他怎么可能舍得拿出这么大一笔钱来?而且明朝军队对于使用这类西洋大帆船的经验肯定很缺乏,再好的船到了他们手里恐怕会被糟蹋掉。”
“没错,就是因为明帝国既缺乏资金又缺乏技术,我才敢建议给他们好货啊,要是搞得跟后世〖中〗国一样啥玩意儿都能山寨,那反而不敢给了”给咱们自己制造竞争对手“…………”
面对吴具的质疑,敖萨扬不慌不忙微微笑道。
“我估计就连我们送给他们的那条大船,光靠大明本身恐怕也是照顾不好的。而且光一艘空架子船他们要去也没用”船上火炮总要配一些吧?水手要培玉吧?用上一段时间之后总要做些维护保养之类的后续工作吧?这些事情明朝的水师本身肯定承担不下来,到那时候……””
“到那时候就轮到咱们出马了!船不要钱,可改装和后续服务总要收点费用……高!老敖你这个主意就是高啊!咱们那时代俄国人免费送给印度航空母舰”然后在舰载机和改装维修服务上亮刀子,这一手绝对值得效仿!”
敖萨扬此计一出,立时在议事厅中得到了一片赞同辽声众人纷纷表示敖萨扬这点子好。就连一向沉稳,从不轻易夸人的宋阿姨也说小敖这法子不错。
既不得罪人又能获取实利。
之后大伙儿便热火朝天的商议起这笔生意该怎么做?这年头的千吨级大帆船要论起战略地位来确实也不比后世的航空母舰差多少。船上虽然装不了舰载机,但却需要配火炮。一条船上火炮配载数量的多少,就代表了它的实力当然了,必须是在安全范围之内。
早期欧洲人由于力学基础不过关,曾在这方面付出过不少代价,恍如瑞典国王曾经花费数年时间和大量金钱建造了一艘当时全欧洲最为庞大的战舰“瓦萨”号,拥有多层火炮甲板,火力威猛无比。只是由于装载火炮太多,没能控制好重心和平衡的关系。该舰第一次下水试航,刚刚驶离港口还没多远,便被一阵大风吹得侧翻,沉没在港口附近的航道中,成为全欧笑柄。不过这条船在水下保存得非常完好,若干年后被完整从水下打捞出来,安置在专门的博物馆中供人参观游览”反而变成了小国瑞典的一大旅游资源,倒也算物尽其用了……
除了商讨舰船本身外,用什么名义送给大明朝也是个问题。完全白送是不合适的那样就相当于无条件接受大明的要求了,这对今后谈判很不利,所以总得找个借口才好。
一开始有人建议说算是送给崇祯皇帝的生日礼物,根据资料得知朱由检的生日是农历十二月二十七,早过了。不过如果把改装培训的时间统统算上,搞到今年十二月份的时候拿出来献礼倒是正好。但又有人提出如果这么一搞,今后岂不是年年都要送礼?平白无故给自己套个枷锁,还是算了。
商议到最后,还是林峰提议,依旧用贸易公司的名义出面,用一个象征性的价格卖一条千吨级大帆船给对方,这么做的话,至少在名义上就跟那份协议没什么关系了,属于纯粹的商业行为。而明王朝如果再提出其它要求,这边也可以理直气壮拒绝掉或是按照市场价向他们收费一我们已经给了这么大的优惠,你们若再提出其它非分要求可就不合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