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常要我这份功德,我也要他帮我这个忙,为我去东极之地铺路。他在河东县等我三日,这几日间,我会为神祠加持神术,日后此山仍可得我神力庇佑,山下自会风调雨顺,连年丰收。”
这夜,江东君表明离意,李不琢也到了该回新封府考府试的时候。
…………
三日过去。
三日间,酒庄不计成本,开了三日免费宴席,没什么山珍海味,却都是好饭好菜,犒劳了一众村民。
李不琢安排人手在神祠边又搭建草庐,安排每季换人轮值,又把定时的水道疏浚、农田灌溉、酒庄生产等一应事务提前交代好。
三日后,李不琢出村时,与江东君同行,为避免惊动江东君的出现惊动村民,李不琢特地选了天还没亮的时刻,只交代姚仲豫提前备好车马。
一大早,李不琢引江东君下山,坐入马车中,自酒庄门口出发,向着村外赶去。
相送者,只有姚仲豫、应十一、黄奴儿、江大河一家三口。
赤鬣马马蹄踏在湿泥上,车轮辘辘,只发出轻微的动静,一到村口,李不琢却见到一片黑压压的人影。赤鬣马受惊唏律律一声,引起大片犬吠鸡啼,李不琢一提灯笼,便看见村头老椿树下领头的江石。
李不琢无奈地看了姚仲豫一眼,姚仲豫连连摆手:“不是我走漏的风声。”
“大人要走,乡亲们没什么好送的。”江石走上来,把一个香包送给李不琢,里面包的是紫江篱,“大伙也没几个识字,写不出祝词来,就都对着这个香包,呵呵,念了二十遍大人高中。”
“何以至此。”李不琢心中感动,他向来几乎独来独往,只有三斤陪伴,在铁马城中从军时的几个袍泽,在他与冯鹰闹了不快后,也被禁止与他来往,连他乘船来幽州时,也都没有相送,“这我怎么担当得起,还打扰了各位乡亲的休息。”
“怎么担当不起。”江石反驳道。
“就凭这三天好饭好菜,咱们也该来送啊。”
“放屁,我来可不是因为大人的侯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