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见他想得还是简单,不觉暗自叹气,这个赵构,果然没有几分政治头脑,即便是做了皇帝,最多也就是个庸君,不做昏君已经是最大努力了。哎。
看他还是没有明白,忍不住摇头道:太子毕竟是嫡子,皇上绝不会轻易废立。若是王爷借着梁山反贼造反的机会,栽赃太子,绝对难逃皇上慧眼。到时候即便不当面斥责,背后也会对王爷的动机产生怀疑,那样的话,王爷的力量还没有壮大,便遭到了皇上和太子同时猜忌,将来就很危险了。
赵构闻言,这才恍然道:师父果然厉害,只是若是不借此机会攻击太子,以后……
李成看他还是这样纠缠,心中叹气,表面还是平静地摇头道:梁山反贼究竟什么时候真反,眼下只是猜测。希望王爷多派一些眼线潜入梁山附近打探消息,我们也好早作准备。
赵构连连点头道:师父言之有理,孤王这就前去派人盯着。
李成忙摇头道:王爷不要亲自出面,这事还是由李成去办。
赵构闻言,立即点头道:如此更好,若是师父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弟子一定全力相助!
李成有心把梁山的这伙好汉保全下来,不要上演小说中描写的悲剧结局,同时若能将这些人收拢在身边,对于即将到来的乱世是极为重要的自保力量。
计划商定,赵构的心情似乎更加轻松,这时不觉笑道:师父恐怕是要亲自前去一趟梁山了,所需费用,直接想账房支取便可。
李成急忙点头道:这件事情还是不要公开,王爷刚刚赠送了李成不少钱,足够费用了,账房上就不去了吧。
听李成为自己考虑的这样的仔细,赵构大为感激,忍不住叹道:赵构的事情反而让师父破费,实在令赵构惭愧。
李成忙笑道:这倒没什么,亲自跑一趟倒花不了几个钱,王爷无须放在心上。
赵构还是苦笑道:小王开府以来,身边依附之人不少,门下的清客、谋士之流也是不在少数,可不过都是想在孤王这里谋个一官半职,从来没有人能够有师父这样尽心谋划。实在令孤王感叹!
李成心知,赵构一来年纪幼小,在徽宗面前又不得宠,前来投靠的人大多是看在王府的财物上,前来混点温饱。真正能够帮上他的并没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