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顾惜朝:……纸短情长?

他问道:“前辈在信中写了什么?”

“……他写,想去我家拜访一番,顺带见见我爹。”赵决明视线飘向前方,道:“李寻乐在等你,你先去吧。”

李寻乐站在前面委屈吧唧地瞧着两人,他方才只顾埋头走,待察觉到身后没人时才慌张地往后看,独他一人遥遥领先,而落后的两人离他竟有十来丈

他有种被抛弃的错觉。

顾惜朝看了眼赵决明,对方神情严肃,就差没说“我不知该如何回答你。”

顾惜朝:“……”

他无言地朝赵决明点点头,迈步跟上李寻乐,两人一同离去。

赵决明顺着逐渐增多的人流远去,不过眨眼,便如鱼入江海,不见踪影。

没有多少人知道赵决明又至汴京,当日他往李宅走的路线最为偏僻寂静,或许看清他面容的只有正对着城门那条街道的行人。

他入城时恰巧有巡捕从城门路过,其中有人对赵决明这位年轻剑客十分眼熟 既是展护卫,又是白五爷的朋友,更别提年轻有为容颜出众,只要见了一面,必然忘不了。

开封府比王怜花更早得知赵决明至汴京的消息,那神侯府自然也能知晓,两大京城臂膀之间消息共通,断案追凶往往事半功倍,实乃天作之合。

王怜花一个人心生猜测,倒没有几个人知道他同样怀疑赵决明的身份,以往王怜花漫不经心有意无意地瞎问,问出些或无关紧要或疑点重重的消息 譬如赵决明与冷血对付石观音时配合得天衣无缝,譬如太子和赵决明之间远远超过一见如故的相互信赖……

犹如百川归海聚沙成塔,王怜花作出大胆的假想猜测,但其余人则只觉得真相昭然若揭。

如今赵决明真人露面,自然是询问的好时机,毕竟太子到底是一国储君,病遁后在外游历,又是置百姓、置朝政、置国家于何处?

这显然不太成体统。

官家并未因太子病重而产生别的想法,在朝堂上亦鲜明地表明坚信太子会痊愈的立场,饶是如此,亦有人心思浮动,甚至讨好起只与太子一岁之差的三皇子殿下 借太子的病情,他们处置一些被钓出的怀有异心之人,利多弊少。

彼时诸葛太傅等人为官家对太子的看重信赖而心下宽慰,但后来因“碎玉酒”一事得出官家从始至终便参与太子病遁的猜测,这份宽慰的心思平白添了几分难以言喻的复杂心情。

何止看重信赖,简直看重到溺爱的程度了。

提出离京游历之事的必定是太子殿下本人,无论是赵决明的剑法,还是其“江湖第一人”的志向,都是深宫中的太子不曾提及的。

太子殿下有如霁月清风,行事坚决,性子温吞洒脱,与江湖传闻里冷峻无情的秋霜剑客毫无相似之处,然而与赵决明深交之人,却评价赵决明不是冷峻无情,而是耿直坦荡

毫无相似之处的两人,一开始自然不会有人将他们联想为一人。

即便睹人思人,彼时也只是觉得莫名其妙忽如其来罢了。

感觉之事飘渺玄乎,却极难作假,尤其是不止一人“感觉”相仿。

众人得知赵决明进过医馆,身体不适,便耐心等候,只等着翌日上门拜访。那夜冷血甚至认认真真地对月拭剑,凝视着剑光,神色肃然。

追命从廊下经过,看见被月光和剑光齐齐环绕的冷峻师弟,不由悚然一惊,仿佛看见年前差点要提刀冲进宫中的白玉堂。

他那时只有一个念头。

还好白玉堂在陷空岛。

一个冷血还能拦,再加上一个白玉堂,不止是难,简直是难上加难。

冷血自然不如追命想的那般,他只是再想石林洞府时赵决明使出的剑法。倘若赵决明真是太子,对他的剑法分外熟悉,然而作为一同练剑之人,冷血却未认出赵决明的剑法。

即使只是藏拙,也叫冷血感到些许挫败。

作为朋友,他竟然没有看出太子的藏拙,也没有看出赵决明剑法的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