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第34章

苏葵没在意,正打算回去,可那个女人看见她却忽然停下,一直打量着她。

“萨拉女士?”随行人用法语问她。

这时,她竟然直直地往苏葵走来。

“我见过你。”她用法语对苏葵说。

“您是?”苏葵很确定,自己没有见过她。

“最美丽的东方小姐,我美丽的朋友,我发誓,你是世界上最好的朋友。”她好像吟唱一般,说着夸张的语言,向苏葵眨眨眼,“对吗,亲爱的苏?”

听到这熟悉的夸张的话,苏葵有些笑意:“我想,您是阿诺德的母亲?”

“聪明的小姐。”萨拉赞扬她。

“您什么时候来了华国?”

“当然是最近,我想我应该来看看这个神奇的地方。”她忽然说,“或许,我能麻烦这位美丽的小姐为我做一次华国的向导吗?”

苏葵看向萨拉旁边的两人,一个是法国人,应该是和她一起来的,另一个是华国人,他从苏葵出现就有些惊讶,没想到萨拉在这里会有认识的人。

那人向苏葵解释道,这位萨拉女士目前刚到华国,外交部负责接待,暂时由他来陪同翻译,这段时间,她都会待在华国。

听说华国正在修建接待外宾的钓鱼台国宾馆,萨拉提出想要参观,所以今晚安排住在这里。

至于萨拉刚刚提出的要求……

虽然不知道这两个人是怎么认识的,但别人想要朋友陪同,那位翻译表示当然可以,只是他说要向外交部报备。

苏葵道:“萨拉女士,我明早要去京城大学拜访一位老师,或许下午我可以带您去参观?”

见两人可以交流,翻译就没有说话,听两人交谈。

“京城大学?”萨拉一听,“我还没有去过华国的大学,我想它应该是个美丽的学校……”

苏葵闻弦音而知雅意,询问翻译的意见,翻译点头,表示她可以先去参观京城大学。

“萨拉女士,但愿和您相处愉快。”

她笑道:“是的,和美丽的朋友相处,一定会感到愉快。”

于是事情就这样定好,萨拉留在宾馆,由苏葵陪同,明天一起去京城大学。翻译回外交部报备这件事,请示领导的意见。

第二天,翻译那边带来了消息,外交部的领导同意了这件事,让苏葵陪同。

本来要派车来接他们,萨拉却说她这趟只是来参观华国,不用特意照顾她。

于是苏葵说他们可以自己乘车去,萨拉也认为这是个好主意。

“小苏,你认识我们领导?”翻译忍不住问了一句,他还记得他当时说的时候,领导先是惊讶,而后满是笑意,说这件事没问题。只让翻译转给苏葵一句话,“平常心对待就好”。

听到他说领导,苏葵了然笑道:“有过一面之缘。”

只不过这一面,印象特别深,持续时间特别久而已。

这时候的公共交通并不发达,她们坐上的公交车还是用煤气来作能源,不过萨拉却很新奇,一直望着窗外的景色。

大街上多的是马车拉着货,人骑着自行车,多数人都在走路,偶尔才有一两辆小汽车驶过,街道非常宽广空旷,完全没有后世那种拥堵的样子。

“他们好像都很高兴。”萨拉说。

苏葵脸上也带着淡淡的笑:“是的,因为这里的每一个人内心都充满希望。”

的确,这个年代,正处于国家艰难发展的时候,却又是人们最热情洋溢,最希望高涨的时候。

“多么可爱的人们。”这让她想起了自己的国家,这一趟,显然是值得的。

京城大学,始建于1898年,几十年来,见证了民族的沧桑变迁,岁月附赠它厚重,师生赠与它情怀。苏葵也在这里读过书,跨越时空的距离,如今她又来到这里。

昨天回来后,董其民就后悔了,苏葵师妹是第一次来京城,他怎么能把她一个人丢在那里呢,万一她真找不到怎么办?

这会儿他也着急了,对陆子光说要去校门口那里等着。

等了不一会儿,他终于看见了苏葵的身影,幸好她找到了,董其民松了口气。

不过她旁边是……?

陆子光一早就在京大盼着了,连郑云和听了也顺便来看看,他也早想见见苏葵这个神秘的“学生”了。

董其民才出去一会儿,他的声音就传了回来。

“老师,老师,苏葵师妹来了,带着一个外国人来了——”

“什么?”两人都从座位上站起来。

董其民进办公室来还没说话,陆子光就看见董其民身后走出来一个年轻的少女。

“陆老师。”苏葵笑着开口,“久闻不如见面。”

陆子光本人就好像他的字里行间中体现的,有清风傲骨,又有一种岁月带给他的宽容平和。

仔细一看,陆成明确和他有三分相像。

“是啊,小苏同学,可终于把你盼到了。”陆子光感叹不已。

不只是他,家里赵芝兰知道她要来京城的消息,早就催着他领人回家做客。

他又笑:“这下赵老师可不用天天在我耳根边念叨了。”

两人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交流已久,一见面,迅速消弭了这种距离。

陆子光向苏葵介绍:“这位是咱们学校的郑云和校长。”

“郑校长好。”

“苏葵同学。”郑云和看着她,笑声爽朗,“我对你才是百闻不如一见,年轻有为,年轻有为啊!”

说实话,如果不是见了面,谁也不会想到,这段时间引起文学界大震动的人,会是眼前这个看起来年纪如此小的学生。

“校长,您太客气了。”

苏葵也向他们介绍:“这位是萨拉女士,是我一位法国朋友的母亲,刚刚才到华国,今天我来这里拜访老师,也顺便陪同她参观京城大学。”

萨拉也用刚刚才跟苏葵学的中文“你好”回答,很生涩,她却说得很大方。

“法国朋友?”几人有些惊讶,苏葵居然还认识法国的朋友?

苏葵简单讲了讲之前在杨市跟阿诺德认识的事情,这次碰到萨拉也是巧合。

“也好。”本来今天想让苏葵去他家里做客,不过既然她临时有事,那就等她忙完再去也可以。

苏葵向萨拉解释陆子光几人的身份,她非常感兴趣,说自己非常喜欢华国的文化,听苏说这里是文化的摇篮,她尤其向往。

郑云和挺高兴,抚掌一拍笑道,既然是外国友人来参观京城大学,待会儿他这个校长就亲自给他们做向导。

知道苏葵有事,陆子光简单提了提《小草青青》的事情,叫她不要把批评放在心上,他也是作协理事会的成员,到时候会和她一起去。

“这位先生在说什么?”萨拉问。

“在谈论我写的一部小说。”苏葵向她解释。

“小说?亲爱的苏,你还会创作小说?”萨拉非常惊讶,因为苏葵的年纪看起来实在是太小了,她分不清华国人的年龄,甚至不知道苏葵有没有成年。

“是的,女士,这是我的第一篇小说,还存在很多不足。”

“不,亲爱的,你太谦虚了,当然我知道华国人都很谦虚。”萨拉感叹地看着她,“要知道在我们国家,像你这个年龄的孩子,可能还处于家庭的怀抱中。”

陆子光最近带着董其民在做一个课题,于是苏葵第一次享受到校长亲自带领他们参观京城大学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