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说,美丽的作家小姐,有没有考虑过让这部改变命运的小说多一种语言呢?”
“您的意思是出版国外?”
“苏,你还是个优秀的翻译,不是吗?”她期待道,“我想我的国家的孩子会很乐意看到它。”
苏葵忽然想起这段时期国外发生的革命运动,以及随后而来的女性解放运动。
“一方面通过运动培养社会新生力量,另一方面通过文学思潮来潜移默化地提升国内女性的精神积极性?”
看着萨拉惊诧无比的表情,她微笑着继续说:“这确实是一条不错的道路。”
她正色打量苏葵许久:“苏,我已经不知道如何才能表达我的惊讶了。我是说,你是上帝派到人间来的吗?”
她聪明得简直不像个人类!当然这并不是贬义。
“萨拉女士,我想我只是个普通的人类。”苏葵失笑,“您的意见很好,我会考虑的。”
第二天再和苏葵在一起的时候,萨拉的态度有些许的改变,她依旧热情洋溢,称呼“美丽的小姐”,却略微带上了一丝郑重。
今天,她们在外交部总务司干事的陪同下,参观钓鱼台国宾馆。
钓鱼台国宾馆是一处皇家园林,古为帝王行宫,金章宗皇帝在此建台垂钓,得称“钓鱼台”
为迎接建国十周年庆典,也为迎接各国来宾政要,政府选址钓鱼台,在此基础上修建国宾馆,力求将古皇家园林与现代建筑完美融合。
目前所有工程已经动工完成大半了。
苏葵在总务司人员的讲解下,为萨拉介绍起这座亭台楼阁,林木石桥,假山湖水俱全的皇家园林风光。
十八栋风格迥异的建筑坐落在园林之间,古今合璧,交相辉映。建筑内更有名家字画,古玩珍品被陈列,尽显大国文化底蕴。
萨拉边看边赞叹,不时还会问苏葵一些其他问题。
李先河看到她们的时候,苏葵正在和萨拉谈论自己对于女性解放运动的一些看法,萨拉听得非常认真。
“苏葵同志。”他向她们走来。
苏葵没想到会在这里看见李先河:“李司长,您怎么会在这里?”
李先河笑道:“因为我就是这里的负责人。”他告诉苏葵,建成国宾馆一事,政府交给了外交部组织筹划。
他也向萨拉打招呼:“萨拉女士,您在华国游玩得还愉快吗?”
“当然。”萨拉看着苏葵,脸上有些明显的欣赏,“有苏这样的美丽又聪慧的小姐陪伴,我感到非常愉快。”
她甚至说:“李先生,我为华国有苏这样的人才而感到羡慕。”
李先河笑道:“是的,苏确实是一个能力出众的女孩。”
国宾馆要到国庆前夕才会投入使用,此时还没有开放入住。李先河提议她们到国际饭店用餐。
萨拉欣然同意,但说:“李先生,我这一趟来华国,只是为了参观华国的风景,没有别的意义。”她的笑容有些意味深长。
李先河同样没微笑:“当然。我们明白。一切只是为了两国朋友的友谊。”
这一场用餐,李先河没有参与,只有苏葵和萨拉,国际饭店也没有用任何高规格的接待,只是平常的一顿午餐。
萨拉甚至没有谈论关于刚才的话题,而是和苏葵说起了他们国家目前的文学发展。而无论她转什么话题,苏葵都能为她接上,无论猜到看到什么,面上都是沉稳不变的笑容。
萨拉忍不住道:“苏,有时候我好奇,你的家庭是怎样的?”
究竟是什么样的家庭才能培养出这样的人才?
这个问题大概除了苏葵没有人知道。所以她只是说:“女士,我想是我的国家赋予了我这份优秀。”
“那么,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
感叹完,她问苏葵:“苏,听说你要离开了是吗?”
“是的。我还有学业要完成,您知道,我还是个学生。”
苏葵这趟来就是为了参加作协举办的座谈会,临走前再去陆子光教授家里拜访一趟,她这趟任务就算圆满完成了。
是啊,有时候真难想象,她居然还是个学生。萨拉感叹。
“没有你的陪伴,我感到非常遗憾。”不过她告诉苏葵,她也很快就要走了,也不再住在那里,她还要去别的地方。
她这次来华的时间非常短,仿佛真的只是来随意参观,苏葵心中却了然。
分别前,她告诉苏葵,如果她考虑好了出版,可以通过威尔顿公司联系她。
“希望能与你再见,亲爱的朋友。”
苏葵却说:“是的女士,希望下次能和您在钓鱼台重逢。”
好像说了什么,又好像没有别的含义。
两人的笑容都有些意味深长。
萨拉走后,李先河找到苏葵,苏葵告知了两人的谈话。
李先河夸她应对得当,问她:“你知道萨拉的身份吗?”
“是政界人士?”疑问句却又是肯定的语气。
“我就知道你猜到了。”李先河赞赏地看了她一眼,告诉她萨拉的身份是法国前政要的夫人。
果然如此。
李先河又告诉她,虽然他们已经不在政坛活跃,但在民间依旧拥有影响力。
听到苏葵说起和她下次再见,李先河微微摇头:“其实我们并不知道她下次会不会来……”
此次来,就像她说的只是参观华国,不代表任何意义。连官方都不算出面,双方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他们也拿不准那边以后的态度。
苏葵却说:“李司长,她一定会来的。就算不是她,也会是别人。”
“怎么说?”
苏葵就把这几天和萨拉交流过的一些信息说了出来,大到他们国内的政治运动,小到学生进行了什么活动,有些是萨拉自己说的,有些是苏葵通过她的话分析出来的。
“目前,他们国内独立运动盛行,对美作风较强硬,一段时间内,可能还会掀起一场学生运动……”
一些或经意或不经意的话,抽丝剥茧,可以得到不少有效信息。
“你继续说。”李先河听到这个消息很是振奋。
“另外,之前在杨市时,我听约瑟夫曾谈起过欧洲几个国家……”
苏葵又说起目前国际上尤其是欧洲的局势,其实当时约瑟夫没有提那么多,但苏葵借他的口现在说了出来。
这方面,李先河作为国际经济司司长,得到的消息比苏葵的更多。当场就和苏葵一起探讨起来。
苏葵结合此次从萨拉处得到的信息以及前世的记忆,将自己的猜想分析出来。
最终,两人经过一番分析,得出一个结论,最迟不过五年,他们一定还会再来华国。
“您放宽心。该来的,都会来的。”
李先河明白她的意思。
他笑道:“小苏同志啊,好像每一次见你,你都能带给我不少惊喜啊。”
李先河再次感叹这是个搞外交的好苗子,问起苏葵的语言学习得怎么样了?
“差不多学完了。”
一句话直接把李先河惊得差点跳起来。
他给她好几门语言课,这才多久,她全学完了?!
这是天才也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