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第52章

李先河笑∶"是的,届时各国元首政要就可以下榻此处了。"

这段时间,他就是盯着钓鱼台国宾馆的进程。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集结了国内众多优秀专家人才,在众多人的不懈努力下,钓鱼台国宾馆终于在国庆前夕正式落成,可以投入使用。

外交部终于交上了这个满意的答卷,甚至受到了口口的肯定。

结束这个工程并不是结束,对外宾的迎接工作才是外交部接下来要面对的大事。

听闻法国文化代表团到来的消息,李先河无比重视,这才亲自过来。

不想来的人还是熟人,不想会在这里正好看见苏葵,更没想到会听说苏葵在国外都扬名了。

说完自己,他又问起∶"苏葵小同志,最近在英语系学习得怎么样?"

正因为很忙,自从苏葵来到京城,他还没有好好关心过她的学习情况。

不过京城几个高校的外语系他都是非常放心的,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水平高,可以说是国内最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多年来为外交部输送了不少人才。

"免修?"李先河同样和其他人一样震住了。

即使他知道这孩子语言天赋很强,对英语法语都已经属于精通,但也没想过她会免修啊!哪怕是苏葵读完一年级再免修他都不会这么惊讶,可现在才刚刚开学!

"李司长,您是知道我还在学习其他语言的,所以我需要更多的时间,学习更多的知识。"

是的,他知道,看见苏葵坚定的眼神,他也收起了内心的震撼,只是问∶"你的确是考虑清楚了吗?

"这正是我深思熟虑够的结果。"苏葵说,"我想做我喜欢的事情,朝我认为正确的道路上前进。"

苏葵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做出的任何决定哪怕在别人看来十分出格,但这不过是她未来道路上必定要经历的事,她从不会因为别人的看法改变自己。

"做自己喜欢的……."他的笑容里带着温和与包容,还有一种说不清的怅惘∶"是的,做你自己喜欢的,这样才是最好的。"

而不是像…

除了苏葵,这次通过考核的还有三十位学生。外交部给他们进行了一次培训,主要是讲解在接待外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还有带领他们熟悉各个会场的环境,务必做到对整个庆典都十分熟悉,能胜任翻译的工作。

大家已经是干挑百选出来的人才,做事能力都非常强,培训得十分认真。

而苏葵因为能力出众,外交部考虑到她会多门语言,没有让她主要负责具体某一个国家协会的接待,而是打算让她居中调度。

简而言之,哪里有问题用得上她,哪里就能让她过去。

而现在用得上她的地方,就是以埃德蒙为首的法国文化代表团。

因为他们是提前到达了,目前也只有他们一个外宾团体到达。

上面的领导也了解了这个消息,同样十分重视,提出尽可能与他们达成文化上的交流。

这个任务李先河考虑再三,叫来了苏葵,询问她的意见。

埃德蒙是法国文化协会的会长,这个协会成立于1883年,总部在巴黎,专门推广法语和法国文化。

李先河向苏葵介绍起来∶"它是一个非盈利的文化组织,在全世界都设有相关机构,接受法国政府的补助,但却不参加任何政治宗教活动。"

他们同萨拉一样,来这里无法代表什么,但总归是一个良好的信号。

文化与政治当然不是一个体系,但关系也绝对不浅。

不管是在哪个方面达成友好,都是一种进步。

"苏葵同志,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这个同志年纪小,见识可不小,而且她既然能在国外扬名,李先河在想这会不会是一种突破口。

"李司长,我的确有一个想法。"

李先河认真听她说。

苏葵就说起了上次萨拉提到她的一部作品《小草青青》,建议她将这部作品翻译,在国外出版。

苏葵还说起了她们当时的对话∶"我想,她应该是想要借助一个国外的有影响力的作品,借助-种文学思潮来潜移默化地提升国内女性的精神积极性,所以看中了我的这部作品。"

李先河听得眼神发亮∶"不错,假如这是她主动提出,这就大有可为了。"

苏葵也说当时萨拉告诉她,如果考虑好了,可以通过威尔顿公司联系她,看得出来,她是认真的.

苏葵当时自然是考虑过这件事情,但她当时正准备高考,还有写作,一时没有时间实现。

而现在不就是最好的机会吗?

埃德蒙等人来到这里的第二天,同样准备去京大。听说京大设立了法语专业,他们非常有兴趣。

苏葵既是京大学生,又作为翻译,自然是随行。

于是,在苏葵还没有去法语专业学习的时候,率先见到了法语专业的教授。

很巧的是,这位教授姓秦。

和那位教阿诺德中文,正在法国留学的那位秦—样的姓。

"埃德蒙教授,很久不见了。"

更巧的是,这两位还是认识的。秦教授当年也去过法国留学,埃德蒙就是他在法国认识的好友,他的儿子则继承了他的天赋,同样走上了这条路,现在在他好友那里学习。

"是的,秦,我的老朋友,自从你回国,我们就再也没有见过了。"埃德蒙说,"好在你的孩子同你一样优秀,在他身上,我仿佛看到了你的影子。"

当然他也非常关心这个老朋友,问起法语专业的事情来。

秦教授笑道∶"好吧,埃德蒙,也许你是该去看看我们的专业。"

当初国内的法语人才匮乏,甚至没有什么学习的环境,京大的法语专业就是秦教授几人一力组建,如今正在发展中。

看到苏葵在,他也好像是认识她,和善地和她打招呼∶"你就是苏葵同学吧?"

苏葵略微有些沉思∶"我在想,是不是我做的事情太出格,以至于所有老师都认识我了?"

秦教授却笑道∶"这你就错了,苏葵同学,其实我知道你的时间更早。"

事实上,他知道苏葵,最早是从李先河那里。李先河当年也留学法国,回国后他们设立了法语专业,李先河也在此挂了荣誉教授的职位。

几个月前,李先河因为外贸的事情去了一趟杨市,回来后告诉他们,在那里发现了一个了不得的语言天才。不仅会英语,还通过自学学会了法语,他们费尽心思开办的法语频道总算是有成效,培养出了一个好苗子。

他还说这位同学竟然还打算学习其他语言,这么好的天赋不能浪费,四处给苏葵找语言资料。

"说起来,苏葵同学,你的有几本资料,当初还是从我这里拿走的。

要说藏书,他是李先河所有朋友里最多的。

原来还有这样的渊源!

苏葵连忙道谢∶"秦教授,您给我的书帮了我很大的忙,实在是太感谢您了。"

"能够帮到你,培养出你这样的人才,老师也很欣慰啊。"秦教授笑道,"正好你今天来,也一起去看看我们专业,看看和你当初自学的有什么不一样。"

他带着几人往西语系那边走。

一路上,阿诺德拿着他的相机拍摄京大,一边拍一边赞叹∶"母亲告诉我,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我现在终于看见了,我要把这里的美丽全部留下来。"

是的,校园非常美丽,老师们非常和善,学生看见他们非常好奇,就是这种好奇在看到他们旁边人的时候,会迅速变成一种敬畏。

"苏,你怎么了吗?"他好奇,"为什么大家都用这种可怕的眼神看着你?"

苏葵还没说话,秦教授就笑道∶"当然是因为苏葵同学做出过一件大事。

阿诺德问∶"什么大事?"

埃德蒙也很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