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第61章

她一时也有些说不出话来。谁知道这孩子会给他们这样大的震动。

他们两人也知道她付出了多么大的心血,现在竟然能将这份心血全部捐出去,这实在是,实在是.…

秦教授说出了她想说的话∶"苏葵同志,你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实在是让我们这些大人都觉得羞愧啊!"

枉他们多活了这么多年,今天却在一个孩子身上受到了这种震撼。

苏葵笑道∶"老师,难道大家不都是这样的吗?所有同胞都在为国家的建设而努力奉献,我也不过是贡献了一份微小的力量罢了。"

不说别人,就说在场几人,哪一个人不是鞠躬尽瘁?

她又郑云虹说道∶"老师,这件事情我早就已经考虑好了,至于钱的问题您不必担心,我目前已经加入了作协,身上也还略有些稿费,倒不至于是逞能,这是我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郑云虹刚刚才被她震动,现在又听到她加入了作协的消息,一时间都不知道该惊讶哪一个。

即便是苏葵已经表达了她的意思,卫保华还是决定和她再确认一遍∶"苏葵同志,你的这份教辅资料意义重大,数量众多,确实不是一笔小数目。并且后续应该还会一直运用,多次加印,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你真的确定要将它全部捐给京大吗?"

"是的,我确定。"苏葵正色点头,"无论后续产生多少收益,都请一并捐给京大。"

"好,好,好。"卫保华握着苏葵的手,一连说了三个好字,感叹道,"苏葵同志,好同志!你这份心意我们完全领会到了。我们会按照你的意思将这笔钱全部捐给京大的。当然你的功劳我们也不会忘记,这件事我们会一并刊登在报纸上,让所有人都向你这个教育模范学习!"

苏葵连忙道∶"部长,刊登报纸就不用了,这不过是一件小事,不值得这么大阵仗。"

"不,苏葵同志。"卫保华和蔼道,"我们评出模范,传播他们的事迹,不仅是对各行各业同志们的鼓励,更是想要传递一种积极的精神,希望大家都能领会到并目学习这种精神,所以登报是一定要有的,你不必有负担。"

郑云虹这时问道∶"苏葵同学,你说你之前在高中就设立了一个希望基金?"

见苏葵点头,她欣慰笑道∶"那好,我会告诉郑云和校长,请他以你的名义将这笔钱同样设立为希望基金,让所有同学们都记住你这种奉献精神。"

秦教授听了也笑道∶"正该如此。"

相信郑云和知道了也一定会这么做的。

然而苏葵却道∶"老师,您的好意我了解,希望基金可以成立,也可以让同学们知道我做了什么,但实在不必以我的名义创立。"

她继续道∶"希望基金不是一时的,我相信也不止我一个人为它捐款,以后等同学们工作了有能力了,他们也会继续将这份希望传递。它并不是我一个人的,而是属于大家的。"

听了苏葵一番话,郑云虹深深叹了一口气,眼神更加慈爱地看着她∶"好好,苏葵同学,老师明白你的意思了。"

另外两人同样颇为慈爱地看着这个名为小辈,实际上却做出了惊天动地大事的人身上。

几人一时沉浸在对这件事的震撼中,几乎差点忘了他们来还有另外一件正事。

还是苏葵笑着提醒道∶"两位老师,再说我的事情,就要忘记你们的正事了。"

郑云虹和秦教授两人都是一笑,可不是差点忘记吗。

卫保华也是知道他们来做什么的,实际上,他们之间就已经向教育部提交了建议,这次来是提交他们对教材编写的计划。

"卫部长,之前的情况我们已经说明了,目前高校课堂没有教材,学生无法进行系统的学习,不仅是给教育任务增加负担,同样也不利于同学们的学习。"

秦教授也应和道∶"的确,现在同学们的学习全部有赖于老师的教育方法,但即便是老师教学水平高,但光是靠讲义是行不通的。"

显然他们已经准备很久了,他们从教多年,很清楚如今的学生正迫切需要适合的教材。

卫保华翻看了他们的资料,问道∶"也就是说,目前你们打算编写着重编写精读翻译和写作课程的教材?"

这正是目前所必须的。

事实上,外语系的教材在形式上可以说是互通的,必修课都是精读,翻译,写作几项,选修课则多为外国的文学作品的欣赏。

而事实上,因为缺少教材,他们就是在精读翻译写作上,也经常使用外国的教学片段,当然因为时代特色,也包括如今报纸上的一些信息,将它们拿出来进行翻译写作。

"是的,我们是想将一些课程固定下来。"郑云虹解释道,"尤其是一些基本的语音语法常识,这些都是基础,在教材上固定下来有利于同学们学习记忆。"

卫保华点了点头,说道∶"两位同志,上次你们的意见我们已经收到了,并且也讨论过这个问题,对于教材编写大家都是支持的。"

两人听了都很高兴。

郑云虹道∶"目前的教材编写计划只是我们的初步构想,后续还需要很多改进地方,我们是希望领导看了,能给我们一些指示。"

这份教材初步编写计划当然不是他们两人完成的,而是系里的几位教授共同编写的。只不过教材断档有些时间,他们再次编写的教材也需要多次调整,适应现在学生学习的需要。

卫保华当然也知道他们的意思,拿着资料道∶"各位同志都是任教多年的教师,经验丰富,我们对大家的能力都是非常信任的。只是郑同志说得对,教材编写并不是一件小事,我们确实还要进行多次商讨,广泛采纳意见。"

他又说道∶"当然,要是底下的同志们有什么好的建议也可以报上来,集思广益嘛。"

以往的教材编写确实是这个程序,何这还是大学教材,至关重要。并不是写出来就算了,还要经过多次商讨修改,广泛采纳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最终定稿。

秦教授笑道∶"卫部长,我们两人的建议都已经在上面,暂时是没有什么好建议了,不过这里不是正好有一位小同志能发表意见吗?"

"苏葵同志,刚才我们可是请你来参谋参谋的,这会儿是不是应该给我们提一提建议?"

郑云虹也点头笑道∶"是有这件事。"

两人显然都没有忘记。

卫保华听了也笑了∶"也是,教材毕竟是为学生编写的,是该听听学生的建议。"

他将资料递给苏葵,和善道∶"苏葵同志,你也来看看,看完了你这个教育模范也来给我们的教育提提意见。"

苏葵接过这份资料,笑道∶"好吧,既然领导老师都让我说一说,那我确实有一些小小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