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结束后的三天,他们将从京城离开,将这个消息知会他们的最高领导人。
"萨拉女士,我想我们当年的约定已经成真了?"
萨拉这次的笑容真心实意,她与苏葵拥抱∶"是的,从此我们友谊长存,我最大的愿望已经实现。相信这个消息也一定让你的几位老朋友感到高兴。"
"当然,他们要是能见到你,一定感到更高兴。"她意有所指,还开玩笑道,"到时候我们甚至可以开一场茶话会了。"
苏葵再次送上自己给他们准备的临别礼物—《小草青青》的录影碟片,也笑着回道∶"那我希望这个茶话会不会打起来?"
毕竟她认识的好几个人可都是对家啊。
萨拉笑了起来∶"那你还是分开见他们比较好。"
"可惜这次没有时间看到你的小说改编的电影。"萨拉扬了扬手里的碟片,"不过听说你在其中出演了一个角色,我想这一定很有趣,也许也可以让你的几位朋友也欣赏欣赏?"
"那就太好了。"苏葵笑道,"早知道我应该多送您几部,哦对了,最好是给弗洛朗先生送一部,也许他会有兴趣引进呢?"
"看在我们是朋友的份上。"萨拉故意笑道,"我一定将它交给弗洛朗先生。
两人都笑了起来。
临走前,桑代也对苏葵说道∶"苏,我预备将此行写成回忆录,或许我可以送你一本?"
他想,不止是他身边人,自己的回忆录里大概也要出现这个女孩的名字了。
"那真是太感谢您的慷慨了。"苏葵期待道,"您的作品将是两国友谊的最好见证。"
在他走之前,苏葵忽然又笑道∶"当然,如果您以后能够坚持创作侦探小说那就更好了,我可是非常喜欢您的作品的。"
桑代微微睁大了眼睛,直到上了飞机他都还有些不解,问一旁的萨拉∶"她是怎么知道的?"
他换了一个笔名创作侦探小说的事情根本没有几个人知道,虽说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但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是他。
"这可不是我说的。"萨拉微微笑了笑,"你不是说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吗?或许聪明人的想法我们就是猜不透的。"
桑代一头雾水,他大概会一直怀着这样的疑问,直到再见苏葵之时了。
谈判完成后并不是一切万事大吉,之后两国还要进一步接触,商议正式发布建交公报的时间。
但是可以预见,我们已经踏出了最艰难的一步。
这几天外交部从上到下都是喜笑颜开,尤其是苏葵所在的法文组。从前组员们嚷嚷着自己不受重视,羡慕人家英俄两组,现在终于轮到他们了,可现在大家却都瘫了。
"我感觉这十几天好像是过了十几年。"
"我睁眼闭眼全是各种资料,我妈说我做梦都在念翻译材料。"
"我觉得我要回家缓缓——_"
直到贺红峰的声音打断他们这些双目都快失神的眼睛∶"你们组长都没喊累你们喊什么喊?""
大家纷纷看向他身后的苏葵,忽然就没了声音,个个都把脖子缩了起来。
"一个个平常不是挺能说的吗,今天怎么都哑火了?"他也看向大家都在看的苏葵,对他们冷哼一声,"现在是知道错误了?"
大家看着苏葵的微笑心里打鼓,再没人喊累了。
从桑代夫妇来华,总共十几天时间,辗转跑了京城沪市等几个城市,正式的会谈开了六场,私下的商议陪同不计其数。
苏葵当然每一场都在,除了担任翻译之外,她还要审核他们法文组交上去的稿件,以免交上去出现什么错误。别说,还真让她抓住几个错误。
当时忙于会议什么都没说,只打回来补齐重做,但有之前的事情在,大家都是胆战心惊,怕苏葵回来跟他们算账。
谁知道正说着呢她就回来了。
早死晚死都得死,又有贺红峰开头,于是大家反应过来纷纷认错。
"组长,这次是我们的失误。"
"是我没有检查仔细,下次一定不会再犯了。"
这态度来得太快,让贺红峰原本要说的话都想不起来了,哼哼两声就往旁边一坐,冲苏葵道∶""你的组员你自己解决。"
苏葵从进来开始就没有说过话,她往座位上一坐,明明什么都没有发生,却惊得几个还坐着的人下意识站了起来。
隔壁的英文组见势不妙纷纷侧开了头,却悄悄竖起了耳朵听动静。
苏葵沉静的目光落在每一个人身上,所有认错的声音渐渐小了下去。
然后一片寂静。
他们先前是怕苏葵回来算账,还记得之前她指出他们错误时的样子,说话虽然是平和的,却仍旧给他们很大的压力。
可现在她不说话了,也不训人了,却让他们更害怕了。
"组长….
苏葵收回目光,大家正松一口气,却听她沉静的声音响起∶"所有人写一份检讨,明天交给我。"
直接上结果?
有人把头低着红着脸,有人想问什么,有人不知所措,还有人直接站出来∶"组长,这次是我个人的错,不关他们的事,检讨我一个人写。"
旁边有人拉了拉她,但她不为所动,依旧坚定地看着苏葵。
何玉是前段时间进来实习的组员,他们总共五个人,有京大的也有外国语学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