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第124章

"你是第一次出国,又要去那么多国家,很多事情都需要注意.

知道苏葵要出国的消息,赵芝兰立刻就忙起来了,什么都想给她准备。

秦晓兰正在和她商量∶"小葵他们这一去好几个月,过年也回不来,要不要弄点年货给她带上?"

不只是赵芝兰,秦晓兰也赶过来了。苏葵要出国的消息同样把她给吓了一大跳,收到消息就立刻赶过来了。

苏葵完全不用操心自己要带什么,反而要操心把她们两个要带的东西减点下来。

比如什么年货,那就完全不用了。

"妈,赵老师,我这趟是公务,跟着代表团一起吃住都是统一的,用不着带这些东西。"

"怎么能不用,我听你赵老师说外面那些国家风俗完全和我们不一样,几个月时间,我是怕你吃不惯他们的东西,换了个国家也不知道会不会水土不服——对了,是不是应该再装点土……"

赵芝兰考虑了一下∶"还是多带点药,那边蚊虫多。"

苏葵看着新买的却已经快要塞不下的大箱子,连忙制止她们继续往里面放东西∶"我们有医护人员随行,所有药品都是齐全的,真不用带了。"

很多东西要么是他们自备的,要么是可以去那边采买的。要是苏葵自己来收拾,大概早就完事了。

苏葵又对两人说∶"箱子就这么大,多了我也不好拿,带上必需品就够了。

可她们觉得样样都是必需品啊——秦晓兰和赵芝兰看着周围一堆瓶瓶罐罐,哪样都舍不下。最后挑挑捡,还是给她留下了好些东西。

"这是大队张婶做的肉酱,让我一定给你带着,你去那边要是吃不好就吃这个。这包酸梅是咱家里自己腌的,你大嫂之前怀孕那会儿吃着就好……"

苏葵眉角一跳,算了,看着这些东西体积小的份上,放着就放着吧。

两家人都不放心她,听说苏葵他们将要从京城先出发到昆市,然后再坐飞机出国,两人都硬要送她到昆市去,还是苏葵给制止了,于是他们只能一路送她到京城火车站,这下苏葵怎么说都不好使了。

12月份,京城的气候已经很寒冷了,也即将迎来今年的尾声。

苏葵提前出门和首长一起到的,人群中很快就看见了陆子光赵芝兰夫妇,秦晓兰也站在他们旁边。

京城火车站已经全面戒严,他们只能先站在外围,还有一些和他们一样的也站在那里注视着这边。

几人冲苏葵挥手,苏葵也向他们点头,该说的话都已经说完了,现在不是说话的时候了。首长正在和随行记者说话,他们在这里拍摄一组照片,还要和首长一起赶往昆市,在出国之前再做一组采访。

"首长,时间到了。"秘书提醒他道。

"那就出发,别让那边的同志等急了。"大家有条不紊地行动起来。

代表团一动,留在外围送行的人们也纷纷动起来,朝这边挥手喊话。

秦晓兰,赵芝兰,陆子光,三人都在向她挥手。隔得远,苏葵只能看到他们的口型,是在跟她说保重,好好照顾自己。

她也向几人无声告别,叫他们早些回家。

"小苏,你和赵艺兰同志家关系很好吗?"

作为翻译人员,苏葵和姜耀中两人有幸和秘书一个待遇,能和首长坐一处。刚坐下不多久,首长就问了这么一句。

"您知道陆家?"她想起来赵芝兰的父亲,曾经的口口,首长也是认识的。

"我不是知道陆家。"谁知首长感慨笑了笑,"我是知道他们家的孩子。"

"他们家就一个孩子—"就是陆成明。

"是他。"首长眼中露出赞赏的神色,"那是一位好同志。"

他还记得自己见到这位同志的第一面,沉稳内敛的脸上是坚定不移的神色。

"首长,此去必定不辜负国家之所托,请您放心。"

"即使隐姓埋名?"

"即使隐姓埋名。"

所有参与研究的科研人员首长都是亲自见过的,他们或许年轻,带着一往无前的朝气,或许年老,却仍志在千里。

而陆成明像什么呢?

像—座高山,沉稳如岳,像一条长河,始终勇往直前。

今天看到他的父母,又联想到之前收到基地那边的消息,首长就想起他来。

苏葵告诉首长,自己和陆家已经认识很久了∶"两位老师都对我特别好,给了我挺多帮助的。"

旁边的外交部的几位领导在,李先河一听就叹道∶"何止是特别好,我看赵芝兰同志是把你当自己孩子看待了。"

李先河开玩笑地和首长说起,说赵芝兰同志如何如何地对苏葵好,苏葵要是有事加班,她饭都给直接送过来,生怕他们外交部食堂不给小苏饭吃一样。

"小苏也是,这两年索性家也不回了,全留在赵芝兰同志家,人家都问我小苏家是不是就住那里了....

听他笑话自己,苏葵回道∶"两位老师家里孤单,我反正也留在京城有事,和他们一起过年也是正常的。"

好吧,主要就是太热情了推不过。

"小苏说得对。"首长站在了苏葵这一边,"两位老同志在家里孤单,多陪陪他们也是好的。

首长敬佩所有为国家付出的科研人员,同样也对他们的父母亲人感到敬佩。

他们的孩子为国家奉献,却不能叫人知晓,分别多年也不能见面,只能一年一年地牵挂担忧。

"小苏做的好。"首长还夸她,"有你这样的好孩子陪在身边,两位同志应当是高兴的。"

"等以后…."等以后陆成明同志回来了,两位同志一定更高兴。

首长没有说接下来的话,脸上却带上了淡淡的笑,据基地报告-

他们应当是快要成功了。

他们马上就要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