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联军猛冲数番,迎接他们尽是檑木、滚油,依旧无功而返,倒是折损了不少兵马。
  恰巧这几日大明朝廷接连派信,来问朝鲜战场实况,杨镐连吃败阵,哪有脸直说?百般焦急之下,他不禁想到了一个方法——编造谎话,正与前任兵部尚书石星“英雄所见略同”。
  他自以为妙哉巧哉、高明之至,殊不料营中一位耿直官员,在来往书信中不慎报出实际数目;主和派高官当即以此做文章,一连参了杨镐二十多条罪状;万历阅毕极为震怒,立刻下令将杨镐抓捕回京,革职问罪。
  “……今得梅朗天和邢玠联名举荐,特命成元齐暂代佥都御史一职,经略明、朝军务,望卿尽心竭力,早日肃清倭患,钦此!”
  公公念完圣旨,说道:“成大人,拜谢领旨吧!”
  成元齐恭敬拜了三拜:“臣成元齐定当鞠躬尽瘁,肝脑涂地,以报陛下隆恩!”他接过圣旨,双手竟有些颤巍巍的,只因抑制不住心头狂喜:终于到我成元齐大展身手的时候了,终于来了……
  事不宜迟,成元齐送走明廷的人,立即着手管理军务;其后几日,他又大力整治军纪,赏优罚劣,更亲自写诗词令将士们念诵,全军面貌为之一新。
  这日,成元齐召集众位将领议事,在此之前,他先命人汇报军情讯息,好供自己与诸将分析战况,策划方略。
  “据细作探报,数日前加藤清正已带兵从西生浦赶来,进入了岛山城。”
  “好,他来的好!”成元齐一听便拍案叫道。
  麻贵、李芳春、李如梅等人皆想不通他高兴为哪般,加藤清正带兵入城,这岛山城兵力增加,难度可又拔高了啊?
  “成先……成大人,您这是高哪门子兴啊?”李如梅想不明白,遂出声问道。
  成元齐却没正面答他的话,反而说道:“李将军,我素知你是打游击战、先锋战的好手。”
  李如梅箭法卓绝,胆识过人,确实率领过多次伏击、抢攻之战,军功颇为显赫,这在大明军队里已不是什么秘密。
  “成大人,你有什么紧要任务交给我么?”李如梅听他话里有话。
  “对了,李将军……”成元齐点头,正色道,“你是第一场大戏的主角。”
  李如梅问道:“莫非……您要我趁夜再来一回突袭?”
  壬辰之战时期,他曾与查大受共领两队死士,突袭龙山,尽毁敌军粮草,成为整个战役的关键节点。此时他听成元齐忽有此问,以为又有夜袭计策。
  成元齐摆了摆手,示意非也,“咱们打仗多年,这一招只怕已经用滥了,倭军奸狡,未必没有防备。”
  “水淹?火攻?可惜也都不太实际……”李如梅一时想不出来什么好计策,便急忙对成元齐道:“请您说说吧。”
  诸位将领如麻贵、李芳春也注视着他等候发话,只因成元齐是新官上任,这些人都想看看他道行深浅,能否舞得起统领全军这面大旗。
  “其实那时我早表露过了……对于岛山城,咱们最好的法子还是围而不攻,逼其自破。”成元齐语气颇显遗憾,如若早用围城计划,便不会白白牺牲这么多将士。
  众人一想,均是点头,强攻岛山的结果已经很明显了,围城确实属于较好的办法。
  李如梅接他话道,“可惜那杨镐刚愎自用,心眼忒小,听说您受邢大人器重,便有意针对,一直不让您说话。”
  之前成元齐屡次遭他无端斥责,饱受憋屈,不由叹了一声,“过去的事儿,由他去吧……”
  由于蒙古鞑靼发生叛乱,邢玠受召先行回了国,与李如松北上汇合,共同平乱,至此抗倭之事全权交于杨镐负责。若是有邢大人在,想必成元齐的境地就要好的多了。
  “好了,闲言少说。”成元齐长髯如瀑,朗声道,“传下令去,先命大军围定这岛山城!”
  出错了,请刷新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