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局势突变

刚阳之怒 潜思 1826 字 8个月前

  浅野幸长将战策地图拿来,在桌上摊开,指着图上几点说:“将军请看,岛津君在泗川,小西君在顺天,黑田在这儿,宇喜多秀家在这儿……”他拿笔画了几个圈儿,勾出几条线来,最后合为一点,“我观测过了,城南敌军撤得最多,兵员最少,所以包围圈的薄弱之处就在城南。我们不妨率军趁夜突袭,破围而出……”

  加藤清正一听,急道:“你的意思是叫咱们放弃这岛山城?”

  “将军请先别急,听我说完。”

  加藤清正见他脸上神情,心知应有妙策,点了点头,看着图谱听他说。

  “我刚才说了,中华有句老话叫‘凡事不破不立’,咱们目的当然不是弃城逃跑,而是先破合围,摆脱这被动守势。”

  这几日明军大量撤走,城外的包围圈已薄弱了很多,加藤清正和浅野幸长两人站在高处远眺,只见整片山地显得空旷不少,没了先前那种压抑之感。

  “哼,明国内忧外患,他们也拖不起了。”雨雪纷纷,寒风凛冽,加藤清正虽披着厚毛大氅,身子依然微微颤抖,说话间白气直冒。

  “可要说起来,咱们这边也不好过。”浅野幸长露出一丝忧虑之色来,“国内又来信,说太阁殿下的身子越来越不行了,只怕难以活过今年……到时候他若病逝,整个日本也是忧患交加。”

  加藤清正想起与成元齐的谈话来,不由心中一紧,眉头深锁:“那日在亭中谈判,成元齐这老家伙竟然对我国局势了如指掌。”

  “他虽是一心想使挑拨离间之计,让咱们内部自乱,不过也确实有几分道理。常言道‘防人之心不可无’,且不说小西君、岛津君他们如何,至少东部那些大名绝不可不防,依我之见,最主要的便是那个德川家康……那时他不就与太阁殿下争过政权么。”

  曾经统一日本大势的织田信长死后,日本再度陷入割据混乱之中,群雄争霸,战火连天。丰臣秀吉捷足先登,一举夺得中部领地;德川家康则占领关东等地,试图与丰臣秀吉分庭抗礼。双方战过几次之后,丰臣秀吉见如此消耗下去对自己大大不利,便提出讲和,条件极为优待;德川家康权衡利弊,觉得和平共处无疑更为明智,遂成为丰臣秀吉的从属。

  加藤清正心里发沉,恨恨道:“妈的,到时候大家撕破了脸,一通乱打,谁也别想好过!”其实这只是一时的气话而已,他清楚自己的部队已经不多,并没有多少实力与那些人抗争。

  “只盼太阁殿下再撑住一段时间……只要他还在,日本一时半会儿便乱不起来,咱们也就还有作为的机会。”浅野幸长看着远处的敌军包围圈,叹了口气道:“待我们这次反攻成功,也许事情便不一样了。”

  风声呜呜响,将他这句话压得听不清晰。

  “成先生,人死……不能复生,还望您节哀。”

  俞修龙见他眼角皱纹愈深,鬓间星白,又憔悴了不少,忍不住劝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