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时候,他在张绣的麾下,是排在最前列的,因为张绣最倚重的人是他。随着甘宁、陈到的加入,他不论是武艺,亦或是智慧,还是统兵打仗的能力,都比不上这两人。
渐渐的,他开始被边缘化。
不是张绣故意边缘化他,是能力不足,这怪不得别人。
黄召虽然得重用,内心总归有些失落。如今得了张绣的安排,便是激动起来,保证道:“主公放心,卑职保证完成任务。”
张绣吩咐道:“本将给你一千士兵,办好事情。”
“喏!”
黄召得令,起身便离开了。
张绣又和徐庶、庞统商量了南阳郡的其他事情,才让两人离开。
时间,一天天流逝。
三天时间,转瞬即逝。
果真如张仲景预料的那般,军中士兵的风寒病症完全被控制住,再没有被传染的士兵。甚至城内患病的百姓,经过张仲景这几日的诊治,都已经恢复得差不多。
张仲景如今很忙。
他不仅是要忙着治病救人,还得穿梭在城内的大街小巷,寻找合适修建医馆的地方。除此外,还得利用自身的关系,请一些医术上有造诣的人来帮助他。
毕竟,张仲景孤掌难鸣。
要建立一座大大的医馆,必须有更多的医师才行。
张仲景忙碌的时候,张绣倒是清闲下来。他除了日常处理政务的时候在县衙,大多数的时候,都在黄家的铺子,和黄月英腻在一起。
两人之间,关系很亲近。
连黄承彦都默认张绣是黄家女婿,两人自是少了很多阻碍。
这一日,张绣陪着黄月英聊天的时候,一名士兵快速的跑来,禀报道:“将军,朝廷的人到了县衙,说是来宣召的。”
“我这就去!”
张绣点头回答,看向一旁的黄月英,说道:“月英,你忙你的,我回去看看。”
黄月英担心道:“是不是朝廷要对付你啊?”
张绣摇头道:“不可能,最大的可能,是我诛杀匈奴人的消息送达,朝廷的嘉奖到了育阳县。你且安心,我回去一看便知。”
黄月英道:“小心些。”
张绣起身离开,出了黄家的住宅后,便策马直奔县衙。
回到县衙,他见到了来传召的内侍。
正主抵达,内侍也不耽搁时间,摊开诏书,宣读了天子的诏令。洋洋洒洒一番话,足足有千余字,但诏书上的大意,是张绣诛杀匈奴人有功,升迁为南阳郡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