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后的襄阳城,静悄悄的。
如今天寒地冻,晚上也少有什么活动,热闹喧嚣的城池,变得沉寂下来。
城西,一处颇为偏僻的住宅。
这一处宅子的位置虽然偏,但其背山靠水,院子的门口有一排低矮的竹子,还有一些冬日里也长青的树木,环境相当的优雅。
这是诸葛亮的宅子。
诸葛亮大多数的时候,一直在鹿门山读书。不过他在鹿门山附近有住处,除此外,在襄阳西面的隆中附近也有产业。
其家境,颇为富裕的。
毕竟诸葛家是大族。
虽然诸葛家是从琅琊国迁居到荆州的,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总归是不弱的。加上诸葛家抵达襄阳后,诸葛亮的两个姐姐,一个嫁给了蒯家的蒯祺,另一个嫁给了庞德公的儿子。
诸葛家,已经成功融入荆州士族圈子。
所以产业并不少。
这段时间,诸葛亮不曾住在鹿门山,而是在襄阳城内居住。
因为他对宣纸感兴趣。
黄家制作出的宣纸,在襄阳大范围的贩卖。因为宣纸良好的质地,以及良好的容墨性,使得宣纸风行一时,受到无数读书人的吹捧。
再者,宣纸也不算贵。
许多人,都用得起。
所以宣纸如今,已经是取代了竹简。
诸葛亮也购买了许多,他倒是想到黄家探访一番,想看看宣纸是怎么制造的,问题是他如今和黄家的关系有些尴尬,不怎么好到黄家去。
所以,只能留在城内。
这一晚,诸葛亮依旧在誊抄经典。
诸葛家是大族,有许多竹简,这些竹简堆积很多,一摞才有一本书,不利于携带。他要做的,就是把竹简上的经典书籍,誊抄到宣纸上。
往往数百斤的竹简誊抄下来,誊抄到宣纸上,所用的宣纸也不多,而且书籍制作成册,很轻松就能随身携带。
誊抄书籍,也是一大乐趣。
“咚!咚!”
敲门声,自书房外响起。
他的书童站在门外,朗声道:“公子,府外有一人来访,说是慕名而来。”
“请!”
诸葛亮放下手中的毛笔,眼中掠过一道精光。
慕名而来?
他能有什么名声呢?
无非是庞德公对他的赞誉有加,他的名声,也就是在襄阳士族圈子中流传,暂时没有多少人知晓,毕竟他年纪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