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绣的目光,却落在司马懿的脸上,询问道:“仲达,你是怎么考虑的?”
司马懿回答道:“主公,卑职赞同黄将军、甘将军和陈将军的分析,不过对于对付袁绍的计划,卑职却是不赞同。”
“此前回到长安,卑职见了兵部贾尚书,曾向他请教学问和用兵之法。”
“贾尚书说,用兵之法,除了堂堂正正的阳谋,最好的谋划是顺势而为,将计就计,而且是出其不意的将计就计。”
司马懿说道:“如此,才能把一条计策,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张绣道:“说说你的想法。”
对司马懿,张绣是寄予厚望的。虽说司马懿年轻,但并不影响司马懿的计谋。
司马懿回答道:“按照甘将军的说法,连夜安排士兵前往县城。如果袁绍今晚上,已经安排了军队埋伏在外面,等着我们前往呢?”
“一旦驰援荡阴县,反倒是容易遭到埋伏。”
“至于攻打袁绍的营地,袁绍的军营布置,也极为严谨的。但凡攻打营地城池,都需要消耗更多的力量。”
“我们如今,适合保存力量。”
“毕竟黑山军有庞统坐镇指挥,会成为一支奇兵。”
“除此外,还有杨修北上幽州。一旦杨修说服公孙瓒,有公孙瓒在袁绍的后方起兵。那么对主公而言,也是既有利的。”
司马懿正色道:“卑职认为,最好的办法,是保存实力。”
黄忠道:“难道就不出兵吗?”
“不,要战!”
司马懿摇了摇头,正色道:“刚才就说过,要顺势而为,出兵的手段,要出奇制胜。既然袁绍可能攻打荡阴县,就任由他夺取荡阴县。”
“我们要做的,只是传令给荡阴县的县令,让他一遇到进攻是,先全力抵挡。”
“挡不住,便撤退。”
“除此外,再调动荡阴县的锦衣卫,在城内军营的附近,往所有井水中倾倒泻药。如果是洒下毒药,容易被发现,毕竟袁绍的人取水,也会甄别水源的好坏。”
“泻药却不同,这仅仅是造成拉肚,除非是饮用,否则查不出来。”
“袁绍的大军入城,只能是在军营驻扎。毕竟城内军营的位置,才有这么宽阔的位置。而他们驻扎后,只要引水就会中计。”
司马懿侃侃而谈,道:“虽说这这样的计谋,不是致命的,可是,却可以极大限度的削弱袁绍的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