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田赋要靠士大夫的恩赐,连军屯官田的租子,也得让士绅过上一遍手,国家收得再少,和种地的农民是没有关系的。
而朱慈烺在抄了南京勋贵和世袭武官的家,又夺了他们世代把持的卫所之后,就将得到的土地(包括官田、私田、隐田、军田)一律划为军屯田,归入军屯卫,然后再由军屯卫下面的屯所和租种土地的佃户直接签订契约。
在军屯、勋贵和盐商土地集中的应天、太平府、镇江府、滁州、扬州府境内,截止崇祯十七年底,已经有1000万亩的土地完成了“军屯直辖”,另外还有超过500万亩土地被分配给了克难新军的中下级官兵。
光是这1000万亩,每年就能收到600多万石的租子(这一带田土质量比较好),在扣除了“管理费”后,可以上交到大元帅府军屯卫仓库中的大米,仍然能超过500万石......
如果已经没收到手的5000万亩(包括清理出来的军屯和官田)中的4000万亩都能完成签约(余下的大部分都要分配掉),那么收入将能达到2000万石,即便扣掉百分之二十的“费用”,也能有1600万石入库。
整个东南(还不包括山东、河南,那里是前线省份)的官田、军屯、隐田的数目,怎么都能超过一个亿,如果都能拿在手里,也不用收什么田赋了,收租子都四千万石了!
而大明全国的农田,账面上的数目就有七亿多,实际上怎么都超过十个亿了,其中的官田、屯田,没有三亿也不少于两亿!
那么多的田,居然只能收到2000多万石的税,还因为几百万两的加派弄到了民不聊生,天下皆反的地步,这到底是谁的过错?
这事儿,也该到了要挑明白,说清楚的时候了。
“千岁爷,您看这里会不会太简陋了?”李继周看着朱慈烺陷入了沉思,又提高了嗓门,“要不要在好好扩建一下?”
“还要扩建?”朱慈烺一愣,回头看着李继周,“不过就是个思过宫,你要修得多富丽堂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