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5章 帝国的理想

抢救大明朝 大罗罗 1354 字 8个月前

而这场战争,也被看成是“混同夷夏”的前奏......如果大明皇太子的儿子(朱伯濂和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生了不少子女)可以成为沙皇,那么大明帝国为什么不能成为世界的主宰?

为了让自己的妻子成为俄罗斯女皇,同时也实现自己“混同夷夏”的理想,朱伯濂和妻子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一起离开了应天府开始了为期12年远征。同时朱伯濂还请自己的父亲朱怡铀册封自己的长子朱仲桐为皇太孙......而这一次的长期远征,却产生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后果。

开启了一个大明女权时代!

由于朱伯濂的长期远征和朱怡铀对孙子朱仲桐的溺爱,使得朱仲桐养成了软弱优柔的性格。因为担心软弱孙子会被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那个“女疯子”欺负,朱怡铀又一次打破了“太子妃考试制”(之前朱伯濂娶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的时候已经打破过一次了),直接为孙子挑选了泉国公府的一位大小姐为正妃(是郑森的后人),希望借助郑氏家族的力量保护孙子朱仲桐。

这个安排看似是挺周到的,但是却无意间拉开了大明女权时代的序幕!

而与此同时,陷入长期战争的朱伯濂又干了另一件蠢事......他打破了朱慈烺所定下的“童军出身的军官不得在近卫军任职”的铁律!让童军出身的军官,在近卫军长期任职——所谓童军,就是近卫军的学兵,十来岁入伍,学习和训练六年后通过考核可以成为正式的近卫军士兵。

在进入近卫军后,他们依靠军功向上攀爬,其中的佼佼者可以进入讲武堂,然后成为大明陆军的军官。不过这些由童军、近卫军提拔上来的军官,是不能再回近卫军任职的,他们只能去统领普通明军。而统领近卫军的,必须是贵族出身的军官。

这样的安排,当然是为了防止近卫军中出现紧密的团体和派系,以避免近卫军干政。

但是率领着数万近卫军长期远征在外的朱伯濂发现贵族出身的近卫军军官比较容易产生厌战情绪,不愿意跟着他和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用“三分政治、七分军事”的办法慢慢折腾......他们大多是应天府的公子哥,当然不愿意打这种旷日持久的战争了。

所以朱伯濂干脆就奏明自己的父皇,调来了一批愿意打持久战的童军出身的军官。而这个先例一开,近卫军就将变得越来越有主见了!

而且这批跟随朱伯濂远征俄罗斯多年的近卫军和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以及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为朱伯濂所生的儿子朱仲桢走得比较近,也更加赞成“混同夷夏”的理念——这帮一穷二白的近卫军,当然比应天贵族出身的军官更加好战了。

在埋了一大堆的雷,又给天朝帝国立起了一个令人热血沸腾的理想之后。刚刚即位的朱伯濂就因为积劳成疾,在50岁生日前的几天,病逝在了应天府的南京紫禁城内——这个时候,他已经替妻子把俄罗斯的皇位抢到手了,所以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并不在他身边,但是跟随他在俄罗斯战场上征战了多年的次子朱仲桢(母亲是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却和他一起返回了大明,就陪伴在他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