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回 京城好啊

只要这丫头有所求便好,有所求便不易失控,更不会轻易翻脸不认人。

话说回来,她这般执着于为祝氏正名,应当也是她“奇遇”时祝氏的心愿吧?

祝氏终究是他的亡妻,自来夫荣妻贵,想要为祝氏正名,让祝氏能享死后哀荣,也的确只有先助他平步青云;想要祝家香火有继,就更得靠着他了,就算只是庶子记做嫡子呢,那也得叫祝氏一声‘母亲’,也得奉祝家先祖为祖,四时八节不敢有任何懈怠,——这两件事可都是她纵有天大的本领,也办不到的!

施延昌叹了一口气,“清如你放心,若真有那一日,我一定立即为你娘请封,让祝家香火有继,当年……都是爹爹对不起你娘,事后也碍于骨肉亲情,至今没能还她一个公道,虽说爹爹都是有苦衷的,可错了就是错了,也只有将来去到那边后,再慢慢的向她,也向你外祖父外祖母忏悔赎罪了。”

施清如没有再说,只状似难过的低下了头去,心里却是冷笑连连。

我除非傻了,才会信你的话!

申时末刻,施家一行四辆马车自阜成门进了京城。

施老太爷施老太太和施二老爷立刻被京城的繁华和阜盛惊呆了,撩起车帘一边看一边啧啧有声,只觉眼睛都不够用了,本来都还有几分故土难离,觉得京城就算再好,肯定也没有以前好的,现下也不这么想了。

便是一直都满心惊惶与不安的施兰如透过撩起的车帘一角,看得外面的热闹景象后,也是眼花缭乱,暂时顾不得忧心了。

自进城后便下了车,领着四个随行婆子步行跟车的李妈妈将此情此景看在眼里,不由撇嘴,果然是一群乡巴佬,眼珠子都要掉下来,口水也要流地上了,亏得没遇上相熟之人,不然连她的脸都要跟着一并丢光。

惟独最前面一辆马车的车帘一直罩得好好的,动都没动过一下,让李妈妈大是意外,那施清如也是第一次进京,又正是十几岁、爱新奇与热闹的年纪,怎么看起来却对外面的景象一点不感兴趣的样子呢,果真她这般沉得住气?

不对,应当是老爷与她同坐一车,她怕惹了老爷生气,所以一直在克制自己吧?倒是个乖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