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071

好在周嬷嬷十分有耐心,宋瑶但凡有不懂的,周嬷嬷都细细地、揉碎了讲给她听。

经过了几天的研究,宋瑶才发现原来现在盛园并不像外头看的那么繁荣。

永平帝之前赐下了家庭和玉珠玉容她们这些丫鬟、婆子。这些人并没有身契,只算是雇佣关系。

他们被放出了宫,月俸自然是要楚承昭来出的。

家丁一个月一两银子,一共有十人,每个月就是十两。

玉珠和玉珠算是大丫鬟,一个人一个月要二两银子。

其他丫鬟婆子稍微少些,但因为人数多,加起来也得出十几两银子。

后头永平帝还给楚承昭派了侍卫,好在那些侍卫的月钱是走宫里的账。不然每个人也得几两银子,二三十人的侍卫队,一个月那就是大几十两了。

说回盛园这边。轻音和飞歌从前是安毅侯府的下人,但自从她们到宋瑶身边服侍,后头又跟着来了盛园,便算是跟安毅侯府断了关系了。郑氏吓得如同惊弓之鸟,早些时候就把她俩的卖身契都送过来了。

照理说有卖身契的丫鬟便是不给月钱也说的过去,但楚承昭和周嬷嬷也不是那等抠搜的主家,就把她们的月钱提成和玉珠玉容一样的。

周嬷嬷每个月也有养老钱,虽然她并不想要,但楚承昭每个月还是给她划十两银子的账。

这么算下来,盛园每个月发月钱就要五六十两。

楚承昭在安毅侯府长大,郑氏从前还指望他的月钱补贴公中,更别说给他什么田地财产傍身了。

楚承昭之前的私库都给了宋瑶,他倒是也留下了一些体己银子。不过孩子洗三礼大办了一场,席面都是从外头叫来的上好的,一桌席面就要几十两,光是置办席面就花了几百两。一场洗三礼下来,就把他的体己银子都掏空了。

后头楚承昭恢复了身份,永平帝给了许多赏赐。有贵重的意料首饰,还有名贵药材,也有真金白银。但是却没有给铺子和田产之类。

如今楚承昭还领着一等侍卫的头衔,虽然不用当差了,但侍卫所可不敢克扣他的月钱,每个月还是会送上一等侍卫名下的二十两月钱给他。

这数目在外头绝对不小了,到了盛园却是连下人们的月钱都不够。

所以现在的情况就是,盛园的库房里珍宝众多,另还有几箱子真金白银,却是只有出,没有进项的状况。

永平帝赐下的金银都是成锭的。把金子这算成银子的话,府里现下还有现银一万多两。

本来是有将近一万五千两的,之前的乔迁宴比孩子的洗三礼办的还隆重,宴请的又是最顶级的豪门和皇家人,宴席上吃的用的都是市面上能买到的、最好的,一场乔迁宴就花了几千两。

虽说洗三礼和乔迁宴之后别人家也有回礼,但送的也都是贵重的不好变现的东西。

看的宋瑶直咂舌。

一万两,那对普通人来说绝对是天文数字了。

可放到楚承昭这皇孙的身份上看,可顶不住再办两次宴席。

坐吃山空,到底不是长久之计。

总不能还等着永平帝哪天想起来了,再由他赏赐吧。

宋瑶和周嬷嬷、赵颐宁商量,“老话虽说都要开源节流,但是殿下如今的身份,来往的都是有权势之人,许多地方都是不能省的。只能从开源上考虑了。”

周嬷嬷点头道:“早几年的时候,老奴就想过在京中置办几间铺子。只是当时世子夫人盯得紧,便一直没有实施。既娘子也这么想,不若就先从铺子上着手。”

“嬷嬷说的是,上回公子不是说让府中人采买物资么,到时候就让他们采买的时候,顺带看看街道上有没有哪边的铺子要脱手。”宋瑶想了会儿,又喊来了飞歌,“听说你父母还在给世子夫人管庄子?”

飞歌不知道她为什么突然发问,还是老实道:“是的,奴婢的爹娘是太太的陪房。虽然不算多得用,但是也当了几十年的小管事。”说着又想到了什么,连忙道:“娘子,奴婢的爹娘是奴婢的爹娘,奴婢是奴婢。奴婢自打进了盛园,就一心向着娘子了!”

她急急地解释,是害怕宋瑶把她送回安毅侯府。

老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她都进了盛园了,自然是不想再回侯府的。

尤其是宋瑶为人宽厚,周嬷嬷也从不作践下人,她们和动不动就爱抽人嘴巴子的郑氏相比可好太多了!

宋瑶一看飞歌都快急的跪下了,就解释道:“不是你想的那个意思,是我想置办一些田产,只是这上头到底还不是很懂,你爹娘既然懂,不如就让他们来为我们盛园做事。同样是管庄子和田地……”

还不待宋瑶说完,飞歌就激动道:“奴婢代爹娘谢过娘子大恩!”

宋瑶说不急,“这只是我的初步打算,你爹娘既然是世子夫人的陪房,那还要在她面前走一道的。”

飞歌笑道:“这个娘子就不必忧虑了,只怕您现在就是要天上的月亮,太太都乐意搭梯子为您去摘的。”

飞歌进了盛园后,也没忘记从爹娘那里套安毅侯府的消息。自打楚承昭恢复身份后,郑氏和楚清源就都吓破了胆子,两人都称病在府里躲了好几天,看楚承昭不像是要发落他们的模样,才稍微好些。但最近也是收敛了不少,尤其是郑氏,她除了乔迁宴那天在人前露了脸,平时连侯府大门都不出了。

所以飞歌这话虽然夸张,却是不假的,郑氏正愁怎么和盛园修补关系,没有不从的。

不过明眼人都知道,楚承昭现在不发落他们,看的还是老侯爷的面子。等老侯爷闭了眼,后头且等着瞧吧。

宋瑶是想留下飞歌的,生产那次承了她一个人情,现下也正好还给她。看她说的这么笃定,便让她自己跑一趟安毅侯府,给郑氏带话去了。

宋瑶这边忙得热水朝天,就准备大干一场了。

然后就把嘉平县主之前下拜帖的事情忘到了脑后。

腊月中旬,嘉平县主终于登门拜访了。

随行的除了一行数十人的侍卫并两个大丫鬟,还有七八个看着就膀大腰圆的婆子。

宋瑶在门口亲自迎接,见到嘉平县主带的那一大堆人就吓得后退了半步——

不是吧,难道是周嬷嬷说错了,嘉平县主此行不是带着善意来的,而是来寻仇的?

府里的侍卫和嘉平县主的侍卫都是宫里出身,应该打成平手不是问题。但这些个婆子看着就孔武有力、做惯了粗重活计的,估计普通的家丁都不是对手。

宋瑶一时想多,背后都开始发汗了。

“宋侧妃在门口站着做什么?”嘉平县主披着斗篷下了马车,不耐烦地看了一眼天。

雪下起来个没完,今天才停了,她也这才能出门。可这天阴沉沉的,寒风凛冽的,让人出门都不带好心情。

看到面色发白的宋瑶,嘉平县主想了想,难得地缓和了脸色,解释了一句,“我不是烦你,是这天气让人烦心。”

宋瑶小心翼翼地打量了一下嘉平县主的人,他们都没有上前,好像在从后头的马车上卸什么东西。这才放心下来,知道自己是多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