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平县主点了点头,也没再勉强,让丫鬟收了锦盒,又让婆子合力把装银子的大箱子抬回去了。
宋瑶和赵颐宁将嘉平县主送出了府,看着她上了马车才相携着往回走。
宋瑶有些好奇,想打听一下她们方才怎么聊到民生问题上的。
不过赵颐宁却不想告诉她。宋瑶在她心里太单纯太好了,她不想把宋瑶牵扯到复杂的事情中,于是就只是笑道:“娘子不必担心,我已经都和嘉平县主谈妥了。”
上辈子,赵颐宁和嘉平县主并没有见过,虽然受到了大皇子放出的话的牵连。但大皇子针对的不是她,而是赵安宁。所以她对嘉平县主并谈不上什么怨恨。
今日一见,她觉得嘉平县主虽然看着清冷一些,但为人恩怨分明,是个难得的爽快人。
宋瑶看她并不想多说的样子,便没有追问下去。
接下来几天,盛园的物资已经是很丰足了,年货也都置办妥当,前院后院的人都裁好了新衣。万事俱备,就只等着过年了。
腊月二十九的夜里,楚承昭终于从宫里回来了。
他看着又是清瘦了一圈,身上的衣袍还是从府里带过去的,穿在身上显得肩膀处送了一圈。
不过他眉目舒展,看着心情很是愉快,整个人都显得很放松。
这大半个月里,他陪着永平帝接见了不少官员,商量出了赈灾救济的法子。虽然法子不见得多新,无非就是先从世家中凑些钱出来,派下去接济灾民。但事情办得很是顺利,总好过眼睁睁看着雪花似的上报灾情的折子,却无从入手的好。
这是他恢复身份后跟着永平帝办的第一件事,办完之后,便觉得一腔郁气一扫而空,想大展拳脚,做出一番事业来。
今遭面对雪灾的法子,他还是觉得不够好。只是他现在眼界到底是还不够大,也没有经验,一时间还真的想不到更好的办法。若是再让他历练几年,便能有更多的想法。
周嬷嬷和宋瑶依旧是先替他掸了身上的雪,又端了一碗热辣辣的姜汤,看着他喝下了,才聚在一起说话。
“家里米面、柴火木炭这些可还够?”楚承昭询问地看向周嬷嬷。
周嬷嬷笑着朝着宋瑶努努嘴,“如今府里是娘子当家,殿下还是问娘子吧。”
“哦?”楚承昭有些吃惊地看向宋瑶。这小东西贪吃惫懒,居然还会主动揽事儿到身上了?
宋瑶有些不好意西地笑了笑,“殿下在外头忙,我在家里也不好闲着,便想着学一学掌家。”桌上还摊开着府里的账本,宋瑶把账本推到楚承昭眼前,“殿下可要看看家里的账目?我算了好几日,不知道有没有做错账。”
“可了不得!”楚承昭将账目粗粗一看,虽然也没细看,却真心实意地夸奖道:“我们宋侧妃越发有当家太太的模样了。”
宋瑶一听他这语气,就知道他在逗他。若不是屋里还有周嬷嬷几个,她就要上手捶她了。
用晚膳的时候,宋瑶把嘉平县主来致谢和送礼的事情给说了。
楚承昭忍不住笑道:“那么些银子和契书,你都面不改色给拒了,心里就不难受?这对咱们来说是大数目,对嘉平或许只是一点体己东西而已。”
“我哪儿是面不改色了?我当时都惊呆了好吧。”她嘴里吃着,脸颊鼓鼓地像一只小仓鼠,“嘉平县主那语气,就像是说送我一袋米,一筐菜似的。结果那红木箱子一打开,居然满满的都是银子。乖乖,可给我眼睛都看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