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第 34 章

起初,并没有人将张记豆花放在眼里。

和晋江阁不同,它原身也就是个小小的不出色的酒楼,就算改成了豆花店也没有弄出什么新鲜东西来。

豆花嘛,不管是咸豆花还是甜豆花,都是京城随处可见的玩意儿,谁稀罕呢?那个琉璃碗什么也不是什么稀世奇珍,很多贩卖珠宝的商铺里都有,看看也就罢了。

可是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举动,变成了后来几乎席卷京城的风暴,甚至比麻雀牌来的更加势不可挡。

张记豆花开业这一天,晋江阁的夫人们都收到了晋江阁赠送的豆花。

晋江阁供给这些贵妇人们的点心零食本就是免费的,她们出的也就是个包厢费和赢家抽成。

豆花也算是比较常见的吃食。

不过,前来送豆花的时候,不免就闹出了一点小小的问题。

来晋江阁的贵妇人们几乎都是权贵人家,文官的夫人们比较看重颜面,不是很乐意出来抛头露面的。

这一点也是被权贵夫人们诟病。

多念了两本书,难道还真将自己当成什么宝贝,别人多看几眼就会坏了么?

她们从小在京城长大,未出阁之前也骑马逛街,性格豪爽,最不喜欢这些小家子气的举动。而文官的夫人也嫌弃这些京城女子性格跋扈,凑在一起的时候倒是挺少。

偶尔有几个来晋江阁打牌的文官夫人,也往往是上了点年纪,不需要再在意这些虚名的。

因此,这一百碗甜豆花,一百碗咸豆花就闹出了事情。

“这咸豆花不错。”一个赢了牌的夫人心情真好,将这小小的一碗豆花很快就吃完了。

在赢牌之后来上这么一碗,简直是人间美事。

张掌柜的厨艺本来就不错,这豆花又是下了本钱的,让吃惯了山珍海味的贵夫人们很是喜爱。

“再来一碗。”赢牌的夫人将吃完的碗放下,又转头看向几个牌友,“几位姐妹,你们还有什么想要吃的,算我的。”

其中一个夫人大约是输了一下午的牌,有些生气,张口道,“姐姐,我不爱吃咸豆花,不知道还有没有甜豆花?”

“甜的还有,咸的没有了。”负责送豆花来的丫鬟细声细气的回答道,“这豆花一开始两种口味都只送来了一百碗,没想到有些不够。”

“豆花还有能吃甜的?”赢牌的夫人惊讶了一下,“妹妹,你看这豆花只有甜的剩下来,可见这甜的滋味一般。妹妹不用介意,这咸豆花做的不错,我派人去买几碗回来就是了。”

“姐姐说错了,这甜豆花也另有一番滋味。咸豆花虽好,但天气炎热,我也实在吃不下去。”

丫鬟也见状插了句嘴,“这位夫人说得对,甜豆花是冰镇的,里面加了各色干果,可以消暑。”

“姐姐久居京城,不知道这甜豆花的好处,在我们那里,也能当点心吃。来四碗甜的,我请姐妹们好好品尝一下。”这位贵夫人朝着赢牌的那位笑道,“我可是带了一个箱子来,这点钱我还是出的起的。”

话说到这里,另外两个不怎么说话的夫人也知道这两人怕是打牌打出火气来了。

也是,赢钱的这个虽然一直在赢,但是截胡人家好几把,就是佛祖来都有火气。

这牌打得这么憋屈也是少见。

“呵呵。”赢钱的这个也不是吃素的,“我就不用了,你送三碗来就是了,我这个人只爱吃咸,不爱吃甜。今天我也赢了不少,不能小气。侍女,这豆花如何算钱?”

“这是新开张的张记豆花那里的,作价二两银子一碗。”

“二两啊,罢,这滋味也勉强值了。恰好我这一下午也赢了三百两,你再去以我的名义定一百碗咸豆花来晋江阁,就当是我请今日来这里玩牌的夫人们吃了。”

“呵,姐姐说的真有趣,那我也不能小气,就订一百五十碗甜的,让大家都好好消消暑气。我保证,吃了这冰镇甜豆花之后,夫人们也一定会喜欢的。”

“是。”丫鬟看看这个看看那个,连忙应了一声就出去了。

这效果比她想象的还要好啊。

掌柜说了,她们能够从这些贵夫人那边订购一百碗的话,就能提成十两银子。

当然,去订购的时候肯定也是要再“描绘”一遍的。

银子没有那么好拿,但也不难。

张记豆花这边前三天的销售额度,几乎全部都是从晋江阁这边来的。

可是围观的人不知道啊。

他们只知道,这二两银子一碗的豆花,这几天下来居然卖掉了几百碗,那展台上的红白琉璃碗都七八个了。

不过目前是红琉璃碗最多,比白的还要多出两个。

毕竟这京城里的人,还是爱吃咸口居多。

pk的精妙之处,就在于双方的势均力敌。

若是双方力量差距多大,也就没有办法继续玩下去了,又怎么能继续扩大阵仗呢?

没两天,京城里的坊间开始流传出一首绝妙的《甜豆花吟》。

这首词将女子比作豆花,借豆花之口道出女子心酸,比如世人皆爱咸,色彩缤纷,种类丰富,而它唯有一身原味,清清白白,难以取悦心上人。

《甜豆花吟》一出,立刻在京城各大花坊之中流出,传入无数文人的耳朵里。

明年便是科举大比之年,因此不少举子会停留在京城,免得来回奔波。

他们或是去拜访有名的文官,希望能够被哪位收为学生,或是召开诗会,扩大自己的交友圈子,自然也会喊上几个乐妓相陪。

这首《甜豆花吟》理所当然的被他们记了下来。

“妙。”

听乐妓唱完这一首,当即就有一个书生抚掌大笑,“炼作琼浆起素衣,霜刀不切粉酥归。这豆花之妙,就在它本身色泽纯净,娇嫩欲滴。咸豆花滋味虽好,但终究辅料太多,失去了它本身特色,不如这甜豆花一般,只辅以一点干果,突出的是它那清淡的豆香味。”

“苏兄说的是。”

“这京城人哪里懂得甜豆花之妙?”

“越是这清清白白,才能显出豆花本色,正如同你我一般……”

文人们多是来自南方,要说他们多么喜爱这豆花也不是,纯粹只是借着这甜豆花来夸耀自己罢了。

他们一边羡慕着拿着高官权贵,一边又觉得他们不过是仗着父辈英名,很是看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