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裁减官员

大家都觉得好,反正,南京地面的官员确实太多了。

高弘图性格偏激,当场赞美:“皇上此举,实在是妙不可言啊,微臣深知,南京城内,官员冗烂,到了令人发指地步,如果能选拔相当北上各藩,可谓驱除了一颗毒瘤!化害为利了!”

马士英不满地白了他一眼儿,史可法则会心地一笑。

因为,所有南京冗官现象,多数为老马所为。

张由松的锦衣卫队情报调查,知道大约有多少数量的官员,经过钱谦益之手,迅速提拔转正的,又有多少人是经过老马的手里拢起来的。每一个官员的上位,需要多少银子来填坑,总之,落在马士英手里的银子,两三个月间,不下千万两!落在号称清廉的东林党领袖钱谦益的手里,也有二百万两上下。其他人,多多少少也要分一杯羹的。大明新立这一场凄风苦雨的历史变革,成为几个官场巨鳄的盛大聚餐。

这仅仅是超级巨鳄们的进项至于过程中,中下级官员乱上一阵的利益,又有多少,就不是锦衣卫几天的工夫就能清查了的。

精兵之事好说,可以发诏书,可以派人监督,但是,选择人事,是个老大难问题,在草草地决定了精兵屯田政策以后,君臣散了。

张由松用了膳食,将刘宗周和黄道周招来,询问对策。两位亲信大臣对皇帝的策略极为欣赏,尤其是对拨南京冗员以塞藩镇之责的转嫁危机手法,敬佩不已。

“不不不,不唯转嫁,其实朕要真正整治!”

刘宗周和黄道周,都倒吸了一口冷气,深知这里面的人事和利益盘根错节,稍有差错,就会引发大问题。

张由松告诉两位大臣,其实,这精兵政策也可以算是个前奏,是个幌子!

“精兵实现与否,朕并不过分关注,因为,那都无关紧要,不伤弘旨!”张由松大笑:“朝廷官员冗烂,才是最根本问题,一则引起制度混乱,腐蚀国家基础,二则增加财政支出,增加百姓负担,又成内乱之一源,三则,最关键的是,这些官员,多数不从读书渠道得来,或者捐买,或者走裙带关系,素养极低,龙蛇混杂,会极大地损害大明的官场风气,官为民之先,官风坏则民风不淳!第四,官员数目太多,互相推诿,人浮于事,行政效力极低!所以,冗官不去,国无宁日!”

刘宗周和黄道周相视一笑,这才知道,皇帝的用心良苦,远非自己所能揣测,不禁啧啧称赞。

君臣三人,开始商量选择官员的事情,皇帝的意思,要趁此机会,对整个南京地面的官员,进行一场大选择,大考试,选拔出真正有才华的,留任南京,其余呢,则派遣各藩,去混各藩的饭,成事不足,就捣乱有余,让他们难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