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出发去建康城了,临走收拾东西的时候,兰渤无意间看到了一篇文章,一篇很熟悉的文章。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看什么呢,少阁主?”兰渤正看间,程攀突然走了过来,瞥了一眼,“这是先生的文章!”
“这不是陶渊明写的……”兰渤脱口而出,说到此处,突然明白了什么。
“先生姓陶名潜,字元亮,‘陶渊明’这个名字只有写文赋诗的时候才用!”程攀解释道。
怪只怪当初语文学的不好,兰渤早就觉得陶潜这个名字很熟悉,可他始终没有将“陶渊明”三个字跟陶潜、陶元亮联系到一起,即使来到桃花源。
“是谁在背后念叨我呢?”陶元亮不知何时走了过来。
程攀恭敬地对陶元亮行了个礼,便离开了。
“怎么了,凌儿?干嘛这么看着我,我脸上有什么东西吗?”陶元亮伸手在脸上摸了一把。
“没有,没有!”兰渤笑了笑,问道:“先生,你真的是陶渊明?”
“哎,凌儿,你今天这是怎么了?”陶元亮伸手在兰渤的额头上按了一下,“没发烧呀,怎么说起胡话来了?是不是精神状态不好,要不你再休息休息,我们过两天再出发吧?”
“别!休什么息呀?我好着呢!”兰渤赶忙说道:“我受伤失忆的事,你又不是不知道,只不过先生这个大文豪的身份,我有些记不清了。刚刚看到这篇《桃花源记》,隐约有些印象,所以才会问起。”
“这样啊!”陶元亮拿起自己的文章,神情忽然一沉,悲愤涌上心头,“桃花源,多么好的地方,如今却被毁了!他们那么淳朴善良,本在这山清水秀、花美鱼肥的地方,过着无忧无虑、与世无争的美好生活。当初,他们好心收留了我们,如今,我却害得他们家破人亡!我对不起他们,真的是罪孽深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