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白拍了拍手里的牛皮纸袋,头也没抬的打断了黄可和杨小山的脑洞发挥,从纸袋里拿出一叠资料。
资料是张彥明准备的,根据梦境里的一些记忆参考这个世界的一些资料整理出来的一些,关于这场大洪水抢险救灾的相关数据,以及重要地域。
还有一些对镜头的要求,随然是让大家自由发挥,但还是划了一些重点出来,这些镜头是必须要有的。
“仅长江流域,各地征调现役军人近三十万,海陆空全部出动,各地武装部组织预备役和民兵近五百万人,在各地险要位置立下生死牌与洪魔抗争。
共有112位将军亲率部队参战,3000多名师团干部挺立于突击队“排头兵”的位置上。
各地驰援军列最高峰以半小时一趟的密度奔向洪水第一线,居民在撤退,他们在挺进。
抗洪一线上,军人以铁的纪律不怕牺牲的精神奋不顾身,二线战场上,还是军人,从洪水中抢救群众和他们的财产,在脏水中一泡就是十几个小时。
都是十七八岁的孩子,可是他们没有人把自己当成孩子,因为他们是军人。手破了,腿伤了,只是往前冲,没有人退缩。
在这些孩子英雄里,家在关外人在长江,家在长江人在关外的不计其数,家里的亲人正被无情的洪水肆虐,他们在异地他乡为了陌生人的生命财产战斗甚至付出生命。
有多少战士因为抗洪任务,家里的老人病了去世了不能见上最后一面?有多少人定好了婚宴不能举行?
洪水渐渐退却,却有无数的无名英雄永远的留在了那里,从嫩江松花江到长江延线,成团建制消失的部队就有数支,其他涉险更是无数。
各种负伤,长时间水泡引起的疾病,都没有动摇他们的毅志。
这就是时代军人,在大危大难面前,在国家的命令面前,在老百姓需要的面前,所展现出来的本色。
然而,从开始到结束,他们都是沉默的。
无声的到来,默默的离开,为战友盖上红旗献一束鲜花,把泪水咽进肚子,继续向前。”
王少拍轻声读着资料上的文字,眉头逐渐皱起。
黄可和杨小山脸上的笑意也渐渐消失,静静的听着。
另一辆车里,孙丽和马蕊已经经工眼圈儿,拿着资料的双手在微微颤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