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食堂在扩建,也不动原来这边,就是在后面刀把部分新建的超市和现在食堂之间起栋三层外回廊的观景楼,全古制,围廊用的是钢木,就是在木方子里穿上钢蕊,确保安全性。
所谓全古制就是整栋楼主体采用木结构(钢木)局部包砖,逐层内缩成塔型,楼梯在楼外,与外回廊联通,最上面坡瓦金顶飞檐舒展,把整个三层外回廊和楼梯完全遮蔽。
整栋楼可以用雕廊画栋来形容,从上到下从墙到顶全是浮雕彩漆,很多地方都借鉴了皇城和万寿园的工艺样式,浮彩都是全手工绘制。
整栋小楼的造价有点高,基本上都是订制件,手工活,可复制性相当低,是老黄的儿子设计的。
老黄的儿子虽然没有接他老爹的衣钵搞古建修复,却跑去学了建筑设计,家学渊源,对古建结构相当有研究。
在整个酒店园林的建造,还有后面王府的修复工作中,老黄的儿子起的作用不小,也是个人才。
不过老黄对儿子就不太满意,感觉他学的这一身乱七八糟的东西实用性不大,以后怕是很难有施展的空间,生活堪忧。
等新楼盖好,食堂就要开始对外营业了,以鲁菜和宫庭菜为主,在三楼设西餐厅和粤菜厅,江淮厅。
原食堂这边保留工作人员免费自助餐区,取消楼上的自费小餐厅,自费的都去新楼这边,有内部折扣。
自费小餐厅都改成各种库房了,五大分类菜式需要的食材物料不是小数,需要的储藏条件各不相同,光是小型冷库就改造了五间。
厨房也要扩大,一大三小的格局,光大厨师就有记七个,水案大师傅三个,厨工学徒张彦明不清楚,反正十几二十个只少不多。
新楼这边正在安装内部结构,都是牟哥那边定制过来的,这片儿庭园式酒店还有后面王爷府至少给家具厂带去了几千万的订单。
主要是对材质要求比较高。
张彦明背着手到新楼这边上下转了一圈儿,老黄不在,他儿子在这指挥,打了个招呼示意他不用陪,张彦明自己爬到楼上。
这边饭店的楼层结构比较高,三层事实上有一般的四层半高,站在三楼回廊上俯视周边一圈的景色,能看出去老远,甚至隐隐约约都能看到一点周边海子的湖面。
这边是四合院保护区,基本上都是平房老树老胡同,只有稀稀拉拉几栋在保护区划定以前盖的三层四层的水泥楼,基本上不影响远眺的视觉。
北面王府那边的主殿已经起来了,和观景楼这边遥遥相对。
西面整个庭园酒店已经成型,这会儿正在移栽树木铺设内部路面,进行室内的结构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