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秋可不让大家有反应过来的时间,迅速接过话题,“是呀,本来是不想折腾的,可你们也知道,我和思源在单位工作十分繁忙,时常加班加点的,凌雁快要上小学了,我单位离得远,一年级的时候请人又有点不放心,我就想,按片区,孩子读的学校离这边近,思源要是有空的话,中午接送到这里,要是没空的话,还得麻烦爸爸辛苦点,这样凌雁也能睡个午觉,她在幼稚园睡习惯了,中午没人管可不行。”
于秋此时无比感谢自己的懒惰,当时搬家时想过把孩子的户口迁到新房子,可是因为工作忙,好几次要办手续时又临时有事,到现在也没迁过去,现在想想多好呀,这边的小学是老牌好学校,对孩子有利。
再说了,老人愿意帮忙,都是刘家孙子孙女,她凭什么不占这个便宜。
刘思本觉得不对,“大哥上次不是说要请人接送吗?”
于秋面不改色,“是有这个打算,可是找来找去也没个合适的,我就想呀,平时孩子她爸接送,他没空的话我接送,如果两个人都没空,就得麻烦爸爸帮忙一下了。”
刘荣辉自然点头同意。
刘思本愣了一下,“现在是麒麟要上小学,我们三个孩子同岁,得明年九月才能上呢,大嫂是不是太着急了。”
“谁说不是呢。”于秋煞有其事,“思源也说我想太多了,可是当父母的谁不是这样,你们就算当父母了爸爸妈妈现在不也是得操心?”
“不过”,于秋话意一转,“你们不要以为现在打算得太早,其实不算早了,我有一个同事,孩子还在肚子里有考虑读小学的问题,生下来才八个月,找关系把孩子的户口上在娘家,因为她娘家的小学比婆家这边好。”
于秋没说下去的是,那个同事现在正发愁呢,婆家原来在郊区,农村小学是不好,可是她生下孩子没多久,农村城市化,婆家这里新建了一所小学,没几年功夫,那所小学的师资、生源都比娘家的小学好,她那同事又要找关系把孩子的户口弄回来了。
原想弄回来也来得及,只是因为师资不够生源太多,小学出了一个新规定,得户口满三年才能入学。
真是想长反而短了。
刘思本脑袋转得快,“这样不好吧,爸妈年纪大了,又得做家务,还得接送四个孩子,哪忙得过来,身体也受不住呀。”